2022年5月30日到6月5日(第22周)
长时间不写东西,一时真不知道写什么。由于我给自己定了小目标,每周至少都要有一篇记录,所以此时此刻就安心坐在电脑前码字。
这么说来,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计划的。我知道这样不好,好像是为了完成KPI。但是如果不制定计划的话,我的惰性会战胜一切。
我写作的初心是记录生活,寄托情感,治愈自己。时间长了,便想影响更多的人。
虽然产出不多,但一直在坚持,从未放弃。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快乐。纵然辛苦,却很值得。
有时候一篇文章从构思到推送需要花费半天时间,我会显现出非同寻常的专注,推送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掏空,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有时候读者不多,我也只是忧伤一小会儿,很快就满血复活。
我写文章主要是给自己和与我同频的人看的,其他的人看不看,我并不在乎。
我拍照技术不好,很少拍照。文字是我记录生活最常用的方式。很多人无聊时会翻相册,而我则会翻看自己的文字。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会从文字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蜕变。我甚至感觉,如果我的文笔是成熟的,那么我这个人就是成熟的。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中。想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的文章。很多微信好友都是因为读到我的文章,与我相识的。那么我认为我们是同频共振的,我们在某些价值观上面是一致的或者相似的。
我因为读到一些精彩的文章,折服于优美的文笔,也去努力联系作者,了解他们的人生,向他们学习。
虽然和很多文友没有见过面,但是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我会感觉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自然而然地信任他们。这就是文字的神奇之处。
在阅读与写作中,凭靠心的理解,可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拘时空。
在写作的过程中,非常感谢一些文友提供给我的帮助。感谢小董和牛油果每次细心的阅读与建议,他们的每一次建议,我都认真地思考斟酌。有文友的陪伴,我并不孤独。有时候得知写的文章引起他人的共鸣,我会高兴好久。
每一个读者都是我写作事业的助推者,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会少很多快乐,也会进步得更慢。
写作填补了以后每次填写表格时特长栏的空白,也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坚持写下去,不辜负写作,不辜负读者,也不辜负自己。
作者有话说:刚开始还不知道写什么,写着写着就成了写作专题,真的非常奇妙。这几天在追神仙姐姐刘亦菲和古装美男陈晓的《梦华录》,又get到女性当自强的观念,主要是喜欢他们的颜值。和妹妹一起整理了书架,读被我束之高阁的书,悲哀的是没有读懂,它是庆山(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告别薇安》,感觉有些意识流,场景切换像在拍电影,但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薇安、安、蓝、安蓝,她们是不是一个人的分身。真是错付了,我的理解能力真差。林语堂的《风声鹤唳》还可以,描写了一个行为不羁的女子,精心刻画了她在战争的磨难中挣扎与斗争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