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分享】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读书分享】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作者: 明辉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12-20 16:08 被阅读0次

    第三编 第十章 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

    前文提过,曾国藩一生奉行“勤”与“拙”

    勤—我们在前面已经体会到了。

    那么“拙”在他的一生起到了怎么样的意义呢?

    曾国藩的智商中等。

    有一个笑话,说曾国藩家进了小偷,一篇短文曾国藩总是背不下来,小偷本想他睡后偷东西,结果,小偷实在看不下去了,跳下梁说:你这个笨脑袋,还读什么书。

    左宗棠总是嘲笑他笨,就连梁启超也评价过:“并不是有超群绝伦的天才,在诸贤杰中最称钝拙。”

    这些都不算谦虚。但他同时又是最“精明”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他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

    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际,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李鸿章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买好;

    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到处解释,做了许多小动作。赵烈文评价李鸿章:“此一事而机械百出,语言处处不同,其图望大功,日夜计算心计之工,细入毫芒。”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坚请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挚,不温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赵烈文评价说,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仅举此数端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

    其实,曾国藩的钝拙,让他每一步都踏实,平稳,也正是如此,才每一步都大气平稳。

    曾国藩之所以成功,道理或许就在下面这段话里

    他在《送郭筠仙南归序》中这样说: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

    那意思就是说,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这正是曾国藩的自我写照。

    他一生接人待物,均是以诚待人,以拙为用。

    这样必会让人钻营。左宗棠如此,就连他的弟子李鸿章也难免耍心眼,逞私心。但曾国藩都选择包容,依旧提携他。

    人之豁达,是看透不说透的,大彻大悟般的钝拙,大概也就是曾国藩能做到的样子吧。

    也正因为“笨拙”,脚踏实地,曾国藩一方面获得了理学修养的巨大益处,另一方面却避免了许多理学家的毛病。

    也正是因为他“笨拙”,才让他有“明智谦虚”的态度,对待西洋文化。在近代中国,推动西学的几件大事都与曾氏有密切关系:创办安庆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幼童留美、在上海机器局添设翻译局、《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出版,他都是主要决策人。

    写在最后:

    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国藩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维保持着流动、敏锐、积极的状态。他在广大神秘的世界面前是谦卑的、老实的,他不预设什么,也不禁止什么,更不妄断什么,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善于从庸常琐碎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并提炼智慧,善于从他所接触的一切精神资源中探寻有用的东西。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滋养。因此,他才具有大眼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fp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