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04到2018-07-11

2018-07-04到2018-07-11

作者: 风月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6:45 被阅读0次

    听,见真知

    《逻辑集》:逻辑思维微信文章

    未来二十年,文科生如何逆袭?

    算法并非万能。很多涉及人的问题,算法是没用的;而人文学科,却能提供解决工具。简言之,人文学科的洞见,比算法厉害。

    咱们一起来看这本书:

    《意会》

    作者:克里斯汀·麦兹伯格

    作者为啥会提出如此大胆的论断?文科生是怎么用语言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等人文学科知识,做出商业决策和处理复杂问题的?

    咱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些思维工具。

    工具一:符号(找共识)

    如何赢得一群人的认同?

    找到他们认同的符号,和这个符号代表的意义,你就能赢得他们。这个工具来自语言学。

    举个例子:要推广一个高端化妆品,目标消费者是都市里的高端白领女性。这些女性的特点是什么都有,啥也不缺。该怎么去吸引她们呢?一开始的广告形象是“什么都有”的女性,结果市场反应很冷淡。

    后来营销人员发现:这些女性虽然追求生活平衡,但对时尚的要求,却是现代生活的浪漫。于是,他们把这个品牌和一些代表浪漫的符号——手写的书信、丝绸的长外衣、贝壳、珍珠……放在一起,结果大受欢迎。

    工具二:话语理论(找差异)

    如何差异化定位产品?

    找到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内的含义,能帮你更精确地瞄准目标。这个工具来自政治学。

    比如说“自由”,社会主义者认为“自由”就是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保守主义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个人主义,就是政府不干涉个人。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要在中国市场卖茶饮料。他们发现:“茶”在西方社会代表“做加法”。美国的茶饮料一般都很甜,人们说的“喝茶”其实是补充糖分和咖啡因。而在中国,“茶”代表做减法。人们喝茶是为了远离喧闹,寻找纯净的自我。可口可乐据此针对中国市场调整了茶饮料的配方,结果很成功。

    工具三:社会系统理论(找维度)

    如何处理组织内的各方矛盾?

    你需要从社会学中,学点站在不同“维度”看问题的功夫。

    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有个理论说:专业人士看一个东西,都爱用“二分法”。比如说,律师看什么东西都是“合法”和“不合法”,商人看什么东西都是“盈利”和“不盈利”,记者看就是“有故事”和“没故事”。

    这就是不同的“维度”。比如医院要引入一个服务,管理者想的是划算不划算,而基层的医生和护士,想的可能是它是否方便我照顾病人。如果不管不顾地把他们放在一起,就会出现矛盾。这是算法理解不了的。要想避免矛盾的产生,你就得先懂得这个矛盾,有点儿“维度”的概念。

    工具四:台前和台后(找关联)

    如何提升优化产品和服务,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认识到人类表面行为背后的关联因素,能帮你突破商业决策的局限。这个洞察来自社会学。

    比如,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个理论说:每个人都在管理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而你在“人前”的形象,是由你在“私下”的准备决定。这个理论,把我们的活动空间分为“前台”和“后台”,并且指出,前台和后台同样重要。

    它被用到了房地产开发上。比如说,一些高档房产,都流行做开放式厨房,跟客厅连接在一起。能给客人看的房间尽量不设隔断墙,电器也都被设计得很漂亮。这不就是人们精心管理的生活的“前台”吗?不仅前台受重视,后台也同样重要——即使是私人空间,比如说主卧室,也要搞得很好。这也正是现在的流行趋势。前台和后台,都很重要,都要讲讲设计美学。

    工具五:回报理论(找洞察)

    如何洞察和预判消费者行为?

    人类学提供的理论依据,能帮人们做出更理性高效的决策取舍。

    比如,一个博物馆希望它的高端观众能额外捐款,用什么方式?把捐款捆绑在门票、会员费里、还是单独发动捐款?

    他们用到了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的理论:人的付出分三种。一种是希望自己付出得少、回报得多;一种是希望自己付出和回报平衡;还有一种是单纯付出,不计眼前的回报。因为他们知道,将来也许会有更好的回报。

    这么一看,门票和会员制的方式就被排除了——要让高端会员进入“不计较眼前回报”的模式:尽量激发他们的“利他”心理,让他们觉得捐款是在对长期关系投资。

    工具六:语言理论(找理解)

    如何深刻地理解他人?

    要理解一个人表达的意思,你不但要听,更要观察才行。这个理论工具来自哲学。

    维特根斯坦说:人的语言,其实大部分不在字词之中。

    这对理解恐怖主义很有用。为什么那些狂热的恐怖分子要搞恐怖袭击?你光听他们说什么不行,更重要的,是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去观察,才能真正理解他们。

    你看,这些跟算法不沾边、看起来“无用”的人文学科,恰恰解决了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补充几个让文科生振奋的数据:

    1. 《华尔街日报》曾发表一项研究,比较了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的收入差距。结果发现:要论整体收入水平,确实是理工科更高;但请注意——拥有Top 90%高收入的人,学的主要是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比理工科更值钱。

    2. 2012-2016年,美国新创造了101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涉及到技术的岗位只占10%,而剩下的90%,大部分都和文科有关系。

    文科生不但存活了,似乎还在反击。

    《意会》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研究和例子,它们都在提醒你务必关注:算法时代,文科生正在逆袭,而那些“似乎无用”的学问,如果你会用,就有大用。

    无论是算法统治世界,还是人文学科所拥有的强大工具,本质上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没有关系。

    不管你所学专业是什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未来,都应该从现在开始去努力强化自己的人文通识,才能站在比算法更高维度的地方。


    读,到彼岸

    《领导力十律》:逻辑思维

    有一种能力,在欧美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就开始被重点培养。但我们即使参加工作了,还往往觉得那只是“别人”的事儿。

    出席会议,下意识地选择坐后面;

    碰到难题时,第一反应是“我没做过”;

    面对机会时,脱口而出说“我哪行啊”;

    遭遇不如意,内心深处的呼喊是“都怪谁谁谁”......

    看着眼熟吗?

    有点扎心么?

    如果这些反应经常出现,那你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你的被动、退却和置身事外,会让你失去所有上场比赛的机会。

    这说明,你需要掌握一项无论处境如何,都能从容面对的能力——

    领导力。

    中国著名的领导力专家,《领导力十律》这本书的作者刘澜老师,受邀在得到App开设《北大领导力30讲》一课。

    他曾对话过所有在世的领导力大师,不妨跟随他的研究,开始自己的领导力养成计划。

    1. 领导力,是一个被中文翻译耽误了的学科。人们往往会误会,领导力只有领导才需要学习。其实,四五岁的小孩们一起玩游戏,就可以观察到孩子之间领导力的差异。越小开始培养领导力,就越容易取得成果,这项能力将伴随一生,被应用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

    2.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确认的是:领导力不是一种书面知识,而是一种必须置身人群中,才能习得的能力。领导力也不是一种静态能力,而是一种以解决难题、实现目标为准绳的动态组织能力。潜台词是:目标变化,领导力的发挥方式就随之变化。

    3. 领导力强的人,往往身上会带有“领袖气质”。比如更关注别人的反应、更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更擅长组织秩序等。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比同龄、同资历的人更可信、更成熟,因此能获得更多关注和机会。年长后,反而比同龄人显得更有活力,因为他们始终“身处人群之中”。

    4. 从领导力的角度来分,心态可以分成三种:处理心态、管理心态和领导心态。处理心态,像击鼓传花,只要责任别掉到自己手里就行;管理心态,像打麻将,先得澄清规则,然后盯着所有人按规则办;领导心态,就是游戏设计师,他们懂规则,但是不被规则所限制,主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5. 领导力的修炼貌似复杂,但起步其实很容易。刘澜给普通人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如果想要提高领导力,又不知道从哪儿做起,就从这两个字开始——“我来”。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或难题,当“我没经验”“不知道”“谁搞的啊”这些话,下意识涌到嘴边时,强制自己说:“我来!”

    6. 领导力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不在于你“有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名片上印着某个头衔的人,并不一定是领导。相反,如果不能在困难时刻喊出“我来”,他的头衔越高,反而会越快丧失领导权威。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在混乱局面中,大声说出“我来”,就担当起了事实上的“领导”身份。

    7. 从习惯说“我来”开始,你已经进入了领导力修炼的第一层境界:主动承担责任。这就好比打游戏攒“经验值”。主动性越高,你的经验值倍数就越高。当然,比“我来”的积分更高的三个字是——“跟我来”。当你通过“我来”为自己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值,“跟我来”就是一个更重要的主线任务。

    8. “我来”,是我先做、我示范、我体验;“跟我来”,是我先探路、我带着你做、我承担主要风险,但是换你和我一起共担责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用经济学上的“交易原理”来解释:大多数人会为了承担更少的风险,而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而这,就是一个人领导力最初的来源。

    9. 以“我来”为起点,刘澜对领导力这一学科的重大贡献在于,绘制了完整的“游戏攻略”,“玩家”可以根据领导力发展的路线图逐步通关。这套体系被称为“领导力十律”:①承担责任;②解决难题;③密切联系群众;④讲故事;⑤当老师;⑥从失败中学习;⑦反思;⑧深思;⑨认识自己;⑩成为自己。

    10. “领导力十律”看似平实,但能把人与人在挑战面前区分开来。如果你是领导者,当然应该立即补课,使自己胜任这一岗位;如果你不是,也应该学习,因为领导力体现在日常的每次协作中。比如组织朋友们一起出门游玩、加入组织后参与一个任务、协调好家庭成员的关系……这些看似日常的事务背后,是人生质量的巨大差异,也都反映了领导力水平的高低。


    行,过一生

    1.漫长的过渡期,人都懒了。

    2.开始策划一场远行。

    3.辛苦的孩子,总算可以稍作休息了。

    4.忍不住吼了她,但是我有试图在克制。

    5.突然间,她变得自信,她开始自我加压。希望这是她开窍的开端。

    6.回想自己的小学,比现在幸福太多。

    7.真要我去考一场小学四年级的试,未必可以得高分。

    8.去农批,欣欣向荣的场景,比在超市感觉好!

    9.可能,真的总是在辩解!

    10.不能懈怠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04到2018-07-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gk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