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决定石油的价格?这是一个当代的世纪难题问题。
最近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为了应对石油下跌,欧佩克+的成员国们决定在维也纳共聚一起商议减产的事情,希望通过减产来遏制油价的下跌。
当地时间2020年3月6日,会议开始前后之际为了围绕减产多少,这些国家发生了扯皮现象,欧佩克成员国们希望减产150万桶,但是俄罗斯只同意之前的减产协议:减产50-100万桶。双方谈崩...
这里就不得不扯各国的小心思了。
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马上要成石油净出口国了,曾经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耗国之一,现在不但原油能够自产自足,并且还有剩余可以出口。
同时,欧佩克国家在产油成本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只要大家都不减产,原油价格就会跌破美国页岩油、俄罗斯等国的开采成本,这样世界的原油产量必然降低,从而实现原油价格的回归。
那么,另一个问题也来了,如何石油产出国盈利最大化?那就是占据更多的市场
,说白了有时候不减产就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价格战。
如果沙特没有拉上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进行单方面加大减产,且不说沙特很难凭一己之力拉高油价,即使它做到了,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市场份额将大量被美国和俄罗斯抢占。
在目前的情况下,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实际上对减产的需求并不是非常迫切。沙特2020年的预算收入估计是基于60美元/桶的布油价格和980万桶/日的产量来计算的。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徘徊在略低于满足沙特预算的水平,尚未给其带来实际压力或负担。对于沙特而言,如果产量过度削减,就算油价涨至其满足其预算的水平,也没有无济于事。
既然对于沙特来说,低油价自己不怕,那么利用这个机会诱导打击俄罗斯,让它缩减石油产量,进而抢走它的市场份额,那就是最优解。
这个最优解只有伊朗质疑了,为啥呢?因为伊朗目前需要在国家战略上依赖俄罗斯。因此也只有伊朗油长赞加内称欧佩克+会议:这是我见过的欧佩克历史上最糟糕的会议之一。
欧佩克组织发言人曾经叫嚣:一定会说服俄罗斯减产,也正是因为他知道,低油价对俄罗斯而言是灾难性的。
俄罗斯死扛着不加大减产是因为,大规模牺牲市场份额换来的临时价格上涨,就算油价涨至其满足其预算的水平,也没有无济于事。因为短期是没问题了,那长期呢?更何况,俄罗斯还打算利用这次事件,你们减产,我占领你们的市场份额。
说到底,一句话总结就是:油价的高低决定的是短期的收益,长期的收益决定于石油的市场份额(重要结论)
当年美国和苏联两极争霸的时候,最初美国比苏联强大,然后苏联两个国家计划后,苏联比美国更强大,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在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苏联都比美国强,当年民主和自由这两个旗帜,苏联的旗帜是民主,美国的旗帜是自由,直到尼克松拉拢中国倒戈后,再由里根这个演员出身的总统上台,推动里根新政。才干死了苏联,才把民主这个旗帜给抢过来。
里根新政里有一个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打击油价,让石油长期维持在20美元以下,石油从里根上任前的40美元跌到,最低将近12美元。而苏联(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那时是21美元左右。
但是没办法,亏钱也得开采,为啥?因为苏联虽然重工业很发达,但是轻工业(衣服,被子,食物等等)全靠盟友。你需要采购轻工业物资,那么你就得需要外汇,而苏联大部分的外汇是卖石油得到的。就这样,苏联被放血放死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美国后面只要打击俄罗斯,美国一定携手沙特打击石油。
2014年3月16日,根据克里米亚地区(含塞瓦斯托波尔市)全民公投结果,俄迅速接收该地区为新联邦主体。
然后美国制裁俄罗斯,把WIT原油从100(好像是),干到最低27.1。当然直到美国举行2016大选才停止。
特朗普上台把中国定为第一个战略目标予以打压,而它的策略很简单:联手沙特抬高石油价格,同时,推动页岩油革命。
石油这个东西,25美元以下制约俄罗斯,80美元以上制约中国。为啥2018年9-12月中国股市血崩?因为美国佬把石油抬到80美元以上了。你用所有和石油相关的东西全部涨价,下游企业成本溢出亏损严重,只得升价,最终导致终端小微企业纷纷倒闭关门。
所以,新能源革命必须进行,砸锅卖铁都要搞,只要你不想成为苏联,就得干。
干石油这种期货,不懂国际政治博弈,只会血本无归!石油目前下跌是因为两个原因:1.特朗普深陷美国内斗;2.疫情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因此我判断:等特朗普连任成功或是新总统上台,而且目标是打击中国的话,石油上涨不可避免。
因为疫情总会过去的,哪怕它变成了黑死病,也没事;因为资本是无情的,黑死病他们也敢说这只是死亡率高一点的感冒。不以人为本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疫情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也会过去。
世纪难题谁决定石油的价格也有了解答:石油的价格决定于各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博弈。
最后说一句:取得石油定价权,对于我们国家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