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和伙伴们闲聊:“是否在朋友圈里给子女们留点童年的时光。供ta们日后长大后欣赏。”伙伴笑道:“得了,也不知道ta们那个时候朋友圈还在不在?到了ta们的年代肯定也会有更多的流行像现在的朋友圈一样好玩的事物。”也是,年少时,我们一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念念不忘的是登陆企鹅,甚至是完全离不开企鹅。企鹅记录了我们青春年少成长的光阴。可如今呢?早些年流行的博客、宝宝日记又如何了?往事不可追,切莫徒伤悲……
如今,恐大伙无法离手的是,每隔几分刷刷朋友圈。朋友圈原本是一块私密的通讯空间,可如今随着它的普及和人脉的扩建,朋友圈的内容也越来的越广泛。亲友团,同仁间,同窗间,(一个个阶段的跨越)。林子大了,难以避免的是朋友圈里什么料多有。其实你可以删选,也可以屏蔽。或许朋友圈是你的一亩三分地,你的地盘你做主。可人在江湖,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有的人群为了生计,必须按照公司布置的任务在朋友圈里晒一些促销或者庆典之类的活动,其实,或许横飞这么一档事,人家主人也本不乐意,啥事多拦进自家庭院,原本想图个清静,无奈工作需求。就犹如,早期有部分青年人对网络是怀有抗拒和排斥的。但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在职场中明确性的需要通过微信、微博等一些软件来沟通完成日常交流。年纪轻轻的也不能落人一等,用着用着,逐渐也上手了。无论怎么说,凡事各有利弊。朋友圈也有方便我们和带给我们欢乐的时光。
有人的朋友圈打点的很精致;有人的朋友圈非常乱,甚至是乱的入不了眼,完全登不了台面的。但是过于精致的,时常又会被人说三道四。朋友圈里好比是个浓缩的小圈子,它又是用来沟通维护社交人脉的一部分工具。有的是一片空白,要么是不会玩,要么是领导者,不想被人看的太多。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能因为各自的喜好性情相互相吸,有的则是相互排斥,比如言语|图文|见识|格局。相喜甚欢,不喜者自动过滤。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学学ta人的优点,而不是盲目的把焦点凝视在这个虚拟的社交窗口。百家争鸣,并不是一味的从新就是坏事,也不意味着一味的守旧就是好事。选择适合自我的才是关键所在。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社交工具也好,网络工具也罢,你都得要守法。毕竟有人的地方,你就是和社会构成联结,同时也代表你自身的形象,注意尺度。努力把自己的日子活出个味来,这没啥不好的。如果因为你的努力而给ta人带去一些帮助或者影响力,同时 产生社会价值,这也挺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