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职业的最初记忆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一个严厉的老头儿,刘老师叫我们每个人轮流说一下自己以后长大要做什么。
为什么,我会如此清晰的记得那天的老师、那天的样子呢?因为,那是我印象中自己第一次 深刻感受到自己以后的工作理想。
但是那会太小了,概念太模糊了,这个理想伴随了我一个小学三年级就没有了。
后来上初中,爱上了写东西,那是第一次特别主动清晰的暗下决心,以后要当一名作家。这个梦想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也活跃在学校的各个文学社团,颇有耐力的写了很多“青春文学”。我以为自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作家。
但是,待选择职业的时候,父母坚决认为女孩子要念师范,当老师是最好的,有寒暑假也受人尊敬。
于是,我第一次收起了青春梦想,不当作家,上了师范。以为毕业后顺理成章就当一名人民教师了。但是,四年师范上下来,最后工作我却叛逆的没有遵从父母的意愿,进了外企。
在外企工作,也没有如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一路摸爬滚打,生活却没有半点光和热。
没想到,自己的全部理想和生活的热情,却因为一个父母家人,所有朋友都反对都不看好的职业——微商,而发生了很大的逆转。
这一次,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目光里,也不再因为叛逆或者因为顺从而选择。而真的是因为自己内心喜欢、需要,而选择。最后居然真的像很多人说的找到了自己。

那么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是什么呢?
每天都能看见自己进步了一点,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目标感明确但是也不枉下定论。
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其实更像是一个心理完整或者心理寻找的过程。是我们如何找寻自己,或者如何成为自己的过程。
真正优秀的人,能力是可以向外夸充的。我身边很多朋友,本职工作500强高管,线上好有自己的副业,一样做的特别好。
因为真正的心理强大,可以容纳外在的界限。没有什么天生的时间管理高手,只不过心理兼容了之后,人会做出积极的调整。
不把自己的喜好和梦想压在别人的眼光里,向内寻看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看看自己喜欢的又是什么。这世界唯有你自己,能够给你全部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