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羽毛球有印象是几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外婆家,看到小阿姨和表舅用扫帚和簸箕将一个羽毛球打过来打过去。这就是我最初对打球的想法,我以为让对方接到然后一起打很久,这才是比较优秀的打球方式。
01开始接触羽毛球的初级阶段
15年来到北京,公司有好几个线下俱乐部,我没找到大学喜欢上的排球俱乐部,想了又想我就进了羽毛球俱乐部。进群第一天问大家要准备什么,有人告诉我要买拍子、鞋子、衣服,他们提供的方案全套下来很贵,最后我决定随意选吧。我偷偷去网上买了一百多的李宁拍子,然后鼓起勇气参加了第一次的羽毛球活动。
我来得挺早,人不多,过一会有个大叔和我打招呼,我们之前在公司另一个活动上见过。他推荐我和西瓜一组,然后他和另一个人在对面,我就这样懵懂地开始了第一次双打。我不知道规则,也不敢挪动太多,怕撞到队友,况且西瓜一个人可以轻松对付两个人。
后来人都到齐了,先从单打热身开始。我被一个昵称阿迪表情严肃的男生虐了十分钟。他打给我的球,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而且很多时候会故意打到我要跑好几步才能接到的位置。这十分钟汗流浃背的体验,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对打球的想法。后来我又突然被拖去双打,我又紧张又蒙。我的队友不是西瓜了,输了能感觉到对方不开心。一晚上我被换了几次队友。拖累别人让我很惭愧,但不知道为什么没人先教我规则呢。
第一次打完球回家的路上,我告诉自己,我就是来玩的,我不用学他们那种拼命打法。那段时间我最开心的是在场下看高手们打。有一次我拖新认识的同事来看球,我给她讲每个人的打球情况,我对他们打球水平的归类,她听的云里雾里,一直夸我很厉害。可能是她的表扬让我燃起了斗志,坚持了打球大业。她就是格格。
02不断被虐,不断反思的中级阶段
由于打球的人多,有时候我还刚有点单打的感悟,马上又得适应双打。单双打差别很大。很长一段时间我搞不明白自己应该接哪些球,最糟糕的是我判断不了对方球的走向。所以经常是这样,和我单打时,高手们觉得我是可塑之才。和我组队双打之后,他们纷纷摇头叹息。
不同模式频繁切换,每个人也在传授不同的小技巧,有段时间我不会打球了。然后他们慢慢死心了,我也乐得和新来的同事们玩,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感觉自己的技术进步了一点点。
15、16年大概是我进步最快反思最多的两年。我从最初单打一直被虐到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反击之力。我将自己还不错的观察能力用到了打球后的反思,最终学会了很多小技巧。每一点的小进步都让我以为自己离高手不远了,但最终下一次的打击会让我清醒,让我明白成为高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年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羽毛球是一个很功利的游戏,开局就要分胜负。羽毛球的拼搏精神也被我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后来我不怵双打了,零零散散的实践中,我完全懂得了规则,偶尔我也可以回应给对方几个接不到的球,我也有让队友骄傲的时刻了。可惜那些最初教我的高手们陆续离职了。
03不再迷茫的高级阶段
18年的时候,我又开始经常去打球了。这一年来的大多数是新人,我成为了很多人眼里又懂技术又懂规则的中高手,新人们尤其是女生很信赖我。我有一段时间很飘飘然。吸取我过去的惨痛经验,我对新手女生们很温柔。我总是把球给到他们很容易接的位置,尽管我可以轻易控制它掉到别人接不到的位置。
但我的温柔换来了不是胜利,而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故。有几次和新手合作双打,我在的一方输的很痛心。可能我的队友不相信我的实力,又想积极表现,然后对方集中力气打她一个,最后就这样输了。经历过这样输的结局,我反而对自己的技术越来越有自信了。现在每一次打球失误,我都能尽快调整打成更好的。我从最初简单地判断对方的实力,到现在还能迅速找到对方的薄弱点。回想过去,我现在是自己当初想成为的样子。
去年我鼓起勇气参加年中大比赛,但由于当天拉肚子体质又作用了,然后我输得很惨。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双打多了,我忘了如何单打。最终我们团队也垫底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2750/44cc2bf95da67235.jpg)
今年刚结束的小比赛,我在的小组又垫底了。这次比赛出来后走在路上,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我要勇于做积极表现自己的高手。哪怕是平时比赛,对方很弱,我也尽量不要留手。现在的我还做不到伪装自己弱,又突然能表现强悍的一面。最近一年越来越感觉到打球是很有意思,很值得长期钻研的运动。
今天早上和一个球友讨论了一会。讲完我自己的优点以后,我突然想到,我好像还接不到我打给别人最难的球。但打球就是这么神奇,无论你接球厉害或者打球厉害都可以算高手。如果两者兼备,你就是高高手了。现在我终于触摸到了一点点高手的边缘。我不再迷茫了。昨天我加入了离家不远的羽毛球组织。以后尽量每周打两次球。19年,我要向心态和技术稳定的高手们看齐!希望年中比赛,我会赢几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