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作者: xuwensheng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22:42 被阅读0次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书名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
    作者
    (美)丹尼尔·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
    译者
    蔡晓峰
    豆瓣
    http://douban.com/book/subject/27052052/
    目录

    前言
    引言 适应意味着什么
    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
    棘手的进化适应概念
    为什么人类进化史很重要
    为什么进化对现在和将来也很重要
    第一部分 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
    01 直立猿
    02 南方古猿
    03 最早的狩猎采集者
    04 冰河时代的古人类
    05 有文化创造力的智人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
    06 进步、失配和不良进化
    07 失乐园
    08 身体的穿越
    第三部分 当下与未来
    09 能量太多的恶性循环
    10 用进废退
    11 新奇和舒适背后的隐患
    结语 用进化逻辑创造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
    尾声
    “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译者后记


    前言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进化的故事,这个故事极其重要。进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是现在这个样子,从而使我们获得如何避免生病的线索。我认为研究人体进化故事的最紧迫的理由是:它还没有结束。我们仍在不断进化。不过当前最有力的进化形式不是达尔文描述的那种生物学进化,而是文化进化,通过这种进化,我们发展出了新的思想和行为,并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朋友和其他人。这些新行为中的一部分会使我们生病,特别是我们吃的食物和我们进行或不进行的活动。
    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变得更健康,相反,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下尽可能拥有更多后代。因此,进化不会让我们在富足和舒适的条件下在吃什么和怎么运动上做出理性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下来的身体和我们创造出来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再加上我们有时做出的决定,就会启动一个不良的反馈回路。我们在身体未能良好适应的条件下做进化让我们做的事情,就会患上慢性疾病,而我们把这些同样的条件传给我们的孩子,于是他们也会生病。如果想要制止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就需要搞明白如何顺应本心而又合乎理性地助推、促使,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去吃有益健康的食物,并更积极地锻炼身体。这,也算是进化而来的生存之道吧。

    引言 适应意味着什么

    总体来看,人类这个物种相当繁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最近几代人取得的社会、医疗和技术方面的进步。数十亿人比他们的祖辈活得更久、长得更高,并且能享受到比过去大多数国王和王后更舒适的生活。
    尽管情况已然相当不错,但还可以更好,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人类的未来。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潜在威胁,我们还面临着人口激增以及疾病流行方式转变的挑战。
    与健康状况不佳和体重超重伴随出现的是心脏病、中风、各种癌症以及许多代价高昂的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人们的死亡率降低了,但是疾病的发生率却升高了,健康状况出现了下降。
    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如此之高,不仅预示着患者病痛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巨额的医疗费用。
    很明显,人类不怎么适应食用太多垃圾食品,并整天坐在椅子上,但我们的祖先也没有被进化适应于吃驯化的植物和动物、看书、使用抗生素、喝咖啡、在有玻璃碎屑的街道上赤足奔跑。
    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要考虑“适应”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更深刻、更棘手的问题。坦白地说,适应的概念难以定义和明确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我们进化适应于吃某些食物或从事某些活动,并不意味着它们对我们有好处,或没有其他更好的食物和活动了。因此,在我们讲述人体进化史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下适应的概念是如何从自然选择理论中衍生出来的,这个术语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以及适应可能与我们今天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

    进化就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即使是铁杆的神创论者也认识到,地球及其物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达尔文理论的激进之处在于,它惊人地全面解释了进化如何通过自然选择发生,而不需要任何有意识的行为。
    自然选择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本质上是三种常见现象的结果。第一种是变异:每个个体都不同于其物种中的其他成员。第二种现象是遗传可能性:每个人群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可以遗传,因为父母会把他们的基因传给后代。第三种现象是繁殖成功率差异:所有生物,包括人类,所产生的具有自我生存繁殖能力的后代数量都是不同的。
    如果你认同变异、遗传、繁殖成功率差异的存在,那么你就必然接受自然选择的存在,因为这些现象组合起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自然选择。无论你是否喜欢,自然选择都会发生。用比较正式的话来说,即只要具有可遗传变异的个体,相比族群中的其他个体,产生的存活后代数不同,即后代的相对适合度不同,那么自然选择就会发生。
    如果一个物种经过进化而来,并且被认为“适应”于某种特定的饮食或栖息地,那么这一物种的成员食用那些特定的食物、生活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应该是最成功的。基于很多原因,答案是“未必”。

    棘手的进化适应概念

    人类的身体带有上千种明显的适应。你往往对这些适应习以为常,但只有在它们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时,它们的价值才会让人明显地感受到。然而,并不是我们所有的身体特征都是适应的结果,并且许多适应的作用方式是有悖常理或不可预知的。要了解我们适应于什么,就要求我们能够识别哪些是真正的适应,并解释它们的意义。但是,这些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一个问题是要识别哪些特征是适应,以及它们为什么是适应。假定所有特征都是适应是不正确的。尽管给每个特征的进化适应价值编造一个假设的故事并不难,但是严谨的科学需要验证某种特征是否确实是适应。
    虽然进化适应不像人们可能设想的那么广泛而易于识别,但它们确实大量存在于人体中。然而,真正使得适应具有进化适应价值,即提高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往往取决于环境。
    根据定义,适应是指能帮助个体比本族群中其他个体拥有更多后代的特征,所以当个体拥有的存活后代数最有可能发生变化时,适应的自然选择作用就会最强大。笼统地讲,当环境艰难时,适应进化最强烈。
    适应也是有代价的,代价会抵消它们带来的好处。 如同我们每次做某些事情时,就不能同时做其他事情。此外,随着条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变异的相对代价和好处也会不可避免地跟随条件而变化。妥协的一个后果是,自然选择很少会达到完美或根本不会达到完美,因为环境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每个个体的适应都是不完美的产品,来自一系列连续不断变化着的妥协。自然选择不断推动生物向着最优进化,但最优几乎总是不可能达到的。
    完美可能达不到,但进化会把身体内的适应积累起来,就像你可能会积累新的厨房用具、书籍或衣物一样,这样身体就能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发挥相当不错的功能。人类的身体是由一堆杂乱的适应组成的,这些适应经过了数百万年的积累。这种大杂烩式的效果好比一份重写手稿。
    必须指出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关于适应:没有一种生物的进化适应是为了健康、长寿、幸福或者达到生物努力想要实现的许多其他目标。提醒一下,适应是自然选择形成的、促进相对繁殖成功率(适合度)的一种特征。因此,适应经过进化后能促进健康、长寿和幸福,是仅限于这些属性能使个体产生更多存活后代的情况下。
    总而言之,试图回答“人类适应于什么”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不切实际。一方面,最根本的答案是,人类适应的事情就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子女、孙辈和曾孙辈!另一方面,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如何把自己传给下一代完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复杂的人类进化史,因此人体并不是适应于任何单一的饮食、栖息地、社会环境和运动方法。从进化的角度看,最佳健康状态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人类进化史很重要

    生命本质上是有生命有机体利用能量来产生更多生命有机体的过程。因此,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人们的外表、生理机能、所患疾病不同于他们的祖辈、邻居或神秘猴子时,那么你就需要知道生物的历史,正是经过这样的进化史,人类个体与他们的邻居和猴子才会变得如此不同。
    探讨身体的漫长进化史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当你和其他人应对适应不佳或适应不足的条件时,就会得病或受伤。
    人体的许多特征适应于进化所经历的环境,但不适应于我们创造的现代环境,这种观点被称为失配假说,是新兴的进化医学领域的核心观点,而进化医学是将进化生物学应用于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撇开家谱的精确细节,人体的故事可以归结为五个重大转变。这五大转变都并非不可避免,但每一次转变都添加了一些新的进化适应,并去除了另一些进化适应,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祖先的身体。

    • 转变之一:最早的人类祖先从猿类分化出来,进化成为直立的两足动物。
    • 转变之二:这些最古老的祖先的后代是南方古猿,他们进化出采集并摄入除主要水果外多种其他食物的适应。
    • 转变之三:大约200万年前,人属最早的成员进化出接近现代人类的身体,脑容量也开始变大,这使他们能够成为最早的狩猎采集者。
    • 转变之四:随着古代人类狩猎采集者的蓬勃发展,并扩散到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进化出了更大的脑容量,身材也变得更高大,但生长变得更缓慢了。
    • 转变之五:现代人类进化出特殊的语言、文化和合作能力,使人类得以迅速扩散到全球各地,并成为人属在这个星球上唯一幸存的物种。

    为什么进化对现在和将来也很重要

    进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直至今天仍然在发生,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与有些人的假设相反,我认为旧石器时代结束后,人体并没有停止进化。我们的身体与几百代前的祖先并不完全相同。同样的道理,我们数百代后的后代也会不同于我们。
    进化并不只是生物学上的进化。基因和身体如何随时间而改变,这一话题极其重要,但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动力是文化进化,这是现在地球上最强大的变革力量,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己的身体。回首过去几百代人的发展,有两次文化转型对人类的身体至关重要,需要将其添加到上述进化转变列表中:

    • 转变之六:农业革命,此时人们开始耕种食物,以此取代狩猎和采集。
    • 转变之七:工业革命,始于人们开始用机器来代替人力工作。

    第一部分 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

    01 直立猿

    “缺失的一环”

    “缺失的一环”这个术语可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个经常被误用的词,一般指的是生命进化历史中那些关键的过渡物种。虽然许多化石被堂而皇之地称为“缺失的一环”,但是人类进化史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种类恰恰是真正地缺失了: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最后的共同祖先(Last Common Ancestor,简称LCA)。令我们大失所望的是,这一重要的种类到目前为止仍然完全是未知的。
    尽管不能把证据不存在当作事实不存在的证据,但这确实导致了大量的猜测。最后的共同祖先所属的这部分谱系缺乏化石证据,引起了许多有关这个神秘的“缺失的一环”的猜测和争论。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对人类和猿类的异同点进行仔细比较,结合我们对人类进化谱系的了解,来对最后的共同祖先生活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它的外形,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断。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图 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的进化树

    严格地说,人类是被称为“人科”的猿类家族中的一个特殊子类,是指与现存人类亲缘关系比黑猩猩或其他猿类更近的所有物种。
    尽管有诸多观点,但综合考虑各方证据显示,人类谱系中最初的物种,是从一种与今天的黑猩猩和大猩猩没有太大差异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推论对于理解最早的古人类何以进化为直立行走的原因和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幸运的是,与至今不知所踪的最后的共同祖先不同,我们掌握了关于这些古老的祖先的确凿证据。

    谁是最早的古人类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图 两种早期古人类

    事实上,一些专家提出,这些古老的物种太像猿类,实际上不能算是人类。然而,我认为他们确实是古人类,原因有几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的特征显示,他们已经适应了双腿直立行走。

    最早的古人类站得起来吗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图 人类与黑猩猩的对比图
    由人类与黑猩猩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人类在直立站立和行走方面的一些改变。

    人类与猿类的两足行走最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习惯性地高效站立和行走,是因为我们牺牲了四足动物具备的能力。每当黑猩猩和其他猿类直立行走时,它们只能以笨拙而费力的步态蹒跚行走,因为它们缺少几个关键性的改变(如图),正因为有了这些改变,人类才能健步如飞。关于早期古人类的发现中,尤其令人兴奋的是,他们也拥有那些关键改变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了直立两足动物。
    撇开细节不谈,最早的古人类出现时的整体画面是这样的:当他们在地面上时,他们肯定不是四足动物;当他们不爬树时,他们是偶然性的两足动物,虽然也能直立站立和行走,但方式与现代人类不同。他们迈步的效率不如现代人类,但他们直立行走的效率和稳定性可能比黑猩猩或大猩猩要高。这些古代的祖先也善于攀爬,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可能是在树上度过的。

    饮食差异

    综合考虑所有证据,我们可以颇为自信地推测:早期古人类可能会尽他们所能去吃果实,但自然选择倾向于将那些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紧实的、富含纤维的食物保存在人类的食物结构中,如植物的木质茎部,需要多次的用力咀嚼才能咬碎。这些与饮食相关的差异非常微妙。

    为什么会两足行走

    我认为,现有的证据最能够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在人类和黑猩猩的谱系分化时,出现了重大的气候变化,为了帮助早期古人类更有效地采摘和获取食物,直立站立和行走才作为一种常规特征被自然选择保留了下来。
    俗话说,“艰难之路,唯坚强者行之”,自然选择作用最强的时候不是在物质丰富之时,而是在物质缺乏、压力陡增之时。
    两足行走的第一个明显优势是,双脚站立可以更易于采摘某些果实。
    两足行走的第二个优势更令人惊讶,可能也更重要,那就是用两条腿走路可以帮助早期古人类在迁徙时节约能量。
    简而言之,许多证据显示,气候变化促使两足行走成为自然选择青睐的特征,这样才能在吃不到果实的时候,提高早期古人类获取备用食物的能力。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完全验证这种假说,但无论其原因如何,转变为直立站立和行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两足行走为什么重要

    我们周围的有形世界通常表现得如此正常、如此自然,因而那种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万事皆有目的,万事皆由设计,万事本该如此”的假设甚是诱人,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欣慰。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人相信,人类就像天空中的月亮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具有确定性。虽然两足行走的选择在人类进化的第一阶段发挥了初始的、根本性的作用,但它所出现的偶然性环境则突显出其的产生不是必然的。人类的出现是掷了很多轮骰子的结果。
    今天,对于两足行走最初是如何进化的及其进化原因,以及为什么这种转变如此重要并导致了重大的后果,我们有了更好的理解。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最早的两足动物用双足站立并不是为了解放双手;相反,他们转变为直立行走可能是为了更有效率地采集食物并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前提是如果最后的共同祖先是用指背行走的话。从这方面来看,两足行走可能是在非洲气候变冷时,热爱果实的猿类为了在较开放的栖息地更好地生存而采取的一种权宜性适应。此外,习惯性两足行走的进化并不需要身体立即发生急剧的转变。
    改变总是会产生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挑战。两足行走的特征一旦进化出来,它就为进一步进化改变的发生创造了新的条件。达尔文当然理解这种逻辑,但他对两足动物如何引发进一步进化改变的思考主要关注的是优势,而不是其劣势。是的,两足行走的确解放了双手,为基于工具制造的进一步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后来的选择性变化放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中来说似乎并不重要,并且它们也不是解放了一对肢体之后的必然结果。达尔文没有多加考虑的问题是,两足行走也给古人类也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我们已经如此习惯于两足行走,这看起来是如此正常,以至于我们有时会忘记这可能是一种颇有问题的运动模式。最终,这些挑战对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后来发生的事件来说,与其优势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两足行走的一个主要缺点出现于应对怀孕时。为了应对怀孕两足动物面临的独特问题而产生的这些改变非常古老,可见于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人类脊柱中。
    两足行走带来的另一个劣势是速度的损失。放弃了速度、力量和敏捷性,也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条件,最终在几百万年后使我们的祖先成了工具制造者和耐力跑选手。两足行走也导致了人类常见的其他典型问题,如脚踝扭伤、腰背痛、膝关节问题等。
    尽管两足行走有很多劣势,但直立行走和站立的好处一定是在每个进化阶段都超过了其代价的。

    02 南方古猿

    对主要果实以外的食物产生适应,是人体进化故事中第二次重大转变的核心。
    这些转变中最明显的是牙齿和面部的变化。为了咀嚼坚硬有韧性的食物,牙齿和面部发生了适应性改变。更重要的是,将采集食物的范围扩大到远处,有利于进一步改变以便更习惯且高效的长距离行走。这些适应性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变化带来的迫切需要推动的,它们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320万年前的露西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图 两个南方古猿物种的重建
    左边是男性和女性南方古猿非洲种;右边是一个女性南方古猿粗壮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相对较长的手臂、较短的腿部、粗壮的腰部和宽大的脸庞。

    现在的人科只有一个现存物种——智人,但曾经有过几个物种生活在同一时期,南方古猿亚科是其中物种特别多的一类。由于不确定性和物种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同种南方古猿的一个较好办法就是将他们大致划分成两类:牙齿较小的纤细型和牙齿较大的粗壮型。
    南方古猿在其他方面不仅不同于猿类,而且与前文讨论的最早的人族也不完全相同。一个非常明显而重要的差异是,他们吃的东西不同。虽然个体之间差异非常大,但南方古猿总体上吃的水果可能要少得多,相反更加依赖块茎、种子、植物茎杆,以及其他坚硬有韧性的食物。这一推断的关键证据是他们的身体上存在许多适应大量咀嚼的适应性改变。
    南方古猿还有一个独特且存在变异的特征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他们的行走方式。一些线索显示,如南方古猿阿法种这样的南方古猿物种已经惯于高效地直立行走了。然而,其他南方古猿物种,如南方古猿源泉种,可能更适合爬树,行走时更多依靠脚的外沿,步伐也较小。

    第一次吃垃圾食品

    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地方,尤其是当我们问“今天吃什么”时,我们拥有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我们拥有着前所未有的食物选择权。然而,我们的祖先南方古猿像其他动物一样,只能吃他们所能找到的食物。水果危机无疑对南方古猿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对那些获取其他食物能力较强的个体则较为有利。
    南方古猿(其中一些物种比其他物种更明显)被迫需要经常搜寻次选食物,即在得不到首选食物时可以吃的其他食物。现代人类在罕见的情况下仍然会吃次选食物。次选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吃或不吃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因此,自然选择倾向于对那些有助于动物食用次选食物的适应性改变产生强烈影响。我们常说“人如其食”,但按照进化的逻辑,有时候其实是“人如其不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读书笔记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nn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