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真的太大了……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于19世纪由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发现。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个人不可能做到全盘接收,用户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而在做出选择行为时,就必然受到选择性心理的影响,用户会依照个人的喜好对信息进行过滤和选择,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心理上的舒适感”。因此,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是形成“信息茧房”的原因之一,“它将用户束缚在由兴趣和先入之见所引导的狭隘的信息领域”。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则会强化用户的先入之见,加深用户固有的一些浅陋之见,最后走向极端,造成偏激的观点、言论或者行为,由此形成群体极化现象。
一
最近这几天是高考结束,毕业季,考试季同时也是就业季,学生暑假,工厂大量招人。
早上在b站刷了几个视频,非常有意思……
然后追剧 看公众号 又去刷剧 在腾讯视频看梦华录看到官家这个称呼,想起来历代皇帝称呼演变这个过程,又去知乎搜索……
时间 就这样混过去了。现在已经是13:09。没有去吃早餐 午餐,今天周六,下午有一个省考科目……呃呃呃……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
想起来高中还有初中生活。甚至是大学。基本上但是第一个学期适应期 老老实实学习,接受规则,腻了之后就想打破规则,自我探索,学习感兴趣的话题……
发现自己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现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在高中时代。我虽然想学理科,喜欢研究宇宙,对物理 生物有兴趣,甚至是也是属于爱好专研数学题的人,加上性格原因,情商低,哪个时候最适合的道理应该是选择理科高考,专业选择计算机,毕业以后做程序员搞软件开发之类的纯技术人才才是比较好的出路。
但是受困哪个时候发展 还有综合兴趣以及成绩因素 感觉重要的是初中因为贪玩,中考成绩仅仅是不好不坏,可以上普通高中的程度,被分到了普通班,哪个时候想换一个好环境,想去重点班,所以选择了文科,加上对历史的兴趣,哪个时候就想着未来想做一个历史老师,哪个时候就觉得历史老师这个职业非常有趣,历史老师也非常博学自由的感觉,在哪个时候历史老师满足了我对自己未来的一切期待幻想,应该来说 在高中或者是中学时代,我比较现实的职业理想就是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虽然中学时期对数学 物理真的感兴趣。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出来没有学习过数学物理……对于大部分人的小县城甚至是农村的孩子来说 我们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在中考 高考 考上一个高分,用这个高分去升学,去换取一个大平台。至于到了那个平台 或者是个人的发展 职业规划 甚至是家庭等等不是学校 或者老师甚至是自己去考虑的事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自己一方面在接受规则 一方面又是在反坑 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想接受这一套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路子……
我怀疑 我困恼 我自卑 我甚至是有过自暴自弃 抑郁 焦虑 迷茫 一直伴随着我……
不知道考试的意义何在……不知道接受的教育意义何在……
教育难道不是发现自我 教育应该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难道不是为了成长吗
整个五六年的中学,就一个目标就是考试,怎么去研究拿到高分……
现在我脱离了这个系统,终于可以有一个过来了或者是旁观者的视角……
根本原因或者是就是穷……有相对来说就是生产力不发达,人民没有共同富裕5……
高考 或者是考试提供一个看起来公平的机制。普通人拼……有机会相对来说比较获利较大的一个途径……
来到大学之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优秀的 家底厚的 ……
感觉我又扯远了……
想我自己关注的东西 话题 可能是好多人都不关注 甚至是说的直接一点 可能就身边有有一两个人知道 了解……m
很关键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我研究 感兴趣的东西一直不赚钱 甚至是烧钱…… 当然这个地方有能力的问题 变现的渠道 还有思维的局限……
这样的感觉很容易就让我自己又陷入到无意义感……
人的一生各不相同,有人早期顺利,有人是中年发力,有人是大器晚成。当然是先苦后甜的人幸福感强,走上坡的人生才更带劲。
人是很难预测未来的,中产的朋友在条件好时都没在大城市买房,没能让自己的资产升值保值,行情不好时就变得被动脆弱。小城市买的三四套房,都不如在大城市一套房子升值得快。
不过,人都是事后诸葛亮。还是那句老古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也只是暂存在你那里,迟早还是会收走。
在1953年到1993年之间,主要是阶级社会上层子女垄断教育的状况被打破、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才使得原本从零到有的大量寒门子弟,无产阶级和工人子弟在精英中的比例大幅增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