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不少人没有任何敬畏感,没有信仰,不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等等也一并丢失。农民不吃自己种的菜,商家不吃自己销售的食物,厂家不用自己生产的商品,这都是敬畏心缺失所致。在“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当代社会,敬畏可能是当下国人最缺少的一种情感之一。敬畏之心源自于信仰,敬畏不是惧怕,而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
老子曾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翻译过来就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有天命而不敬畏,轻视大人,对圣人言也会加以戏侮。
《老子·道德经》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担心走错了道路,那么正确的道路又是什么样的路呢?老子说它是按照天道而行的道路。可见,他最敬畏的是天道。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凡事把握好尺度,无过无不及,不左不右,这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才会牢记“慎”“独”二字, 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胸中就有了定盘星,为人处世有了标准,就会拒绝各种诱惑,用法纪和道德约束自己,坦坦荡荡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