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墙里墙外梅花岭(扬州漫步2)

墙里墙外梅花岭(扬州漫步2)

作者: 弱水三千zzy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08:11 被阅读0次

长征路在扬州不算太有名,不长也不宽,东西约一里长,东接史可法路,西临玉带河,东路口南墙有毛泽东《长征》诗手迹,并排的是,曾让我们这代人热血沸腾的《霍元甲》主题歌词曲,而今立在墙前,再看一遍,浑身上下依然会热血沸腾,长征诗立在这个街头很是特别,却在情理之中,能保留这个路名,当然就可立得此诗,借用名家之言,诗可法,书可法,一点也不为过,如此论来,长征路与史可法路交接相处倒是相当合适。

在扬州停留的时间可谓不短,尤其是史可法路附近,但长征路却是从未涉足,只是在西路口常常看一看路牌,估计是一条新路,就像这个街名一样。那天晚上我不知是从何生出的兴趣,居然不加思索地迈了进去,先是超市、饭店、居民住户,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样子,走过约几十米,有了一处意外之地,标牌上写着,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我不太清楚具体的运作过程,不过想来还是很温馨的,老有所养就得从这些事情中一一做起。

踱至街东段,街北有一土堆,高过层楼,上有一亭,旁边长有许多大树,两边道很小,堆北几乎直接跟民房相接,有弯曲石阶道三面通向高亭,临街一面砌有人高的砖墙。这显然不是小区公园,应该是个名人陵墓吧,但岭上周边都不见墓碑,也无牌文说明,下得岭来,恰遇一位年轻的蹓狗人,想必是附近住户,便相问,答曰,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叫梅花岭。我心里话,乖乖咚滴咚,梅花岭就在这里呀!待年轻人走过,我又慢慢地上下走了一遍。

隔日又踱至史公祠,原先就已参观过的,因初识梅花岭的缘故,所以再次走了进去。史公的生平、诗文、书法都曾细细观看欣赏过,首次注意到的是一台铸铁大炮,说明文中提到,这台史公亲自监制的铁炮是在安徽发现的,史公的后辈子孙听闻后私人出资购得,并转赠给扬州史公祠陈列,但遗憾的是,如今祠中陈列的这台铁炮只是个复制品,原件已在抗日战争时期丢失,直至今日仍不知所踪。

史公祠内也有一处梅花岭,叠台而成,大概是近代修成,史公时期的梅花岭应该是墙外的那一处土岭的模样,现在的两处梅花岭已被一条长征路和一片居民楼隔开,估计当初的梅花岭还是比较高大的。不过历时几百年,能够留存如此之状,亦可令人欣慰了,尤其是墙外的那一小片,更是可贵,寸土寸金,寸土寸心,官心民心。

相关文章

  • 孤城悲歌

    【一】梅花岭上忠骨香 又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扬州市虽然地处江南可是初春的寒意仍是挥之不去,城北梅花岭上前些日子...

  • 漫步扬州

    瘦西湖以水为血液,是魂,绿树鲜花为景的主体,水边筑假山,点缀亭台,是景的骨骼关节,构成一个整体美景。 此刻我在五亭...

  • 扬州漫步

    江南的风景虽说大同而小异,然而细细品之却各有千秋。杭州,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无论浓妆还是淡抹,总是仪态...

  • 诉衷情·送长者

    梅花岭上渡春秋,育培自扬州。 投身科教开放,图建瓴高楼。 平海啸,抗洪流,港复收。 创新实践,心系人民,踏浪行舟。

  • 七绝•谒扬州梅花岭史公祠

    寥落长街细雨斜, 史公祠里对梅花。 清香节气孤忠色, 千古衣冠此地家。 (平水韵) 下一篇 七律•题扬州史公祠 ...

  • 史中正公清明祭

    家国莫道庙堂恭, 扬州十日恨余空。 腊梅泣洒亡国泪, 明月忍悬故臣心。 梅花岭畔闻鼓角, 广陵琴韵祭孤忠。 衣冠便...

  • 七绝•述志

    不羡王侯不慕商, 儒生还是旧清狂。 有情翰墨如椽笔, 为写人间悲喜章。 (平水韵) 下一篇 七绝•谒扬州梅花岭史...

  • 冬日忆扬州史公祠

    塞北冬雪晚,最忆是扬州。 风流隋苑在,梅花岭前愁。 残阳遥野寺,古驿向水流。 一代高原俊,孤坟葬荒丘。 忠心凝艳蕊...

  • 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简介

    地处梅花岭下的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是一片传承红色基因的希望热土。 村名由来:岭兜村因地处梅花岭下...

  • 《南明史》:史可法--即使名垂千古,却也只是徒有虚名

    顺治十年,谈迁路过扬州,专程到梅花岭拜谒史可法衣冠冢,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在《北游录》中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墙里墙外梅花岭(扬州漫步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po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