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我妈聊天,她告诉我说昨天干了一件事,让两年多以来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平常她也没有告诉过我们,不由得一下变得担心起来。
等她说完后,才知道原来是人情世故,原来是她欠了别人的人情,两年多来一直没有机会还,昨天才彻底还掉,心里一下子就轻松起来。
别看我妈已经82岁,叙述叙事的能力很特别强,什么事情前因后果,交代的特别清楚。
一晃已经是前年的事了,她做完一个眼睛白内障的小手术,回家的路上遇见了邻居吴大姐。按辈分吴大姐和我是同辈,自然在她眼里我妈就是长辈。平时关系也很好。
熟人见面都得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吴大姐一见面就问我妈干嘛去了,我妈从来不会撒谎,就实话实说刚做完白内障手术,说是个小手术,做完也没住院就回来了。
吴大姐一听,天啊,都做手术了,病也不小吧,还小手术,说的到轻松。吴大姐这么一琢磨,心里一软,觉得这刚做完手术又刚好遇见要不送点啥心里也过不去,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况我妈还那么大的年纪,平常也没少帮衬她家。于是吴大姐一转身就买了两斤猪肉送给我妈。
我妈当时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要吧,家里啥也不缺,还欠个人情。不要吧,这邻里邻居的,人家都买了好像也不太好。为了大家心里都好过一点,那就拿上吧。我妈在一番心理挣扎以后,把那两斤猪肉拿回了家。
一拿回来,这人情就算是欠下了。每次看到吴大姐,就会想起那两斤猪肉。心里面就会老琢磨,什么时候把这人情还掉。
但是还人情这个事儿,并不是说你想还就能还。那要赶上别人家有什么事儿,赶上好事儿的时候或者坏事的时候都能还。要是平常没什么事儿,那就没法还,就只能拖着,一直没事发生就一直拖着。总不能为了还情,专门去割两斤猪肉,然后提溜着,很冒失地跑人家家里去说,还你两斤猪肉,咱俩互不相欠。这样做太鲁莽,不能体现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艺术。
这就像我妈一直提着两斤猪肉,悄无声息的埋伏在吴大姐家周围,一旦发现她家有事可以送人情的时候,就赶紧跑出来,把礼物送上去,这样就显得恰到好处,水到渠成,也不会让人有分非分之想。
但是,有一个问题又来了。一般来说,除非别人送的礼物是钱,然后还的时候也可以是钱。但还的时候的钱一般比收的时候的钱要多一点,这样才会显得心诚。
所以我妈不会买两斤猪肉去还这个人情,他一定是买别的价值相当的,或者是价值多于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去还掉。
还好,等了两年,机会终于来了。
前不久吴大姐的小孙子从外面回来,这小孙子在外地刚上幼儿园,暑假和他爸妈回老家玩。我妈一看这是绝好的机会,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其他的红白喜事,总是能从中找出一些玄机和送礼的缘由。小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平时回来也少,这一见面还不得送点小礼物,以表达对小孩的喜爱之情。再说以我妈的辈分,在她的小孙孙面前已经是祖母级的人物了,那对孩子的疼爱应该更高一畴。
于是我妈赶紧去买了两箱奶和一些小孩子吃的零食,趁他们都在家的时候送过去。果然送过去的时候皆大欢喜,大人脸上堆满了笑,小孩子看到吃的就过来拿,而且一看到我妈,那小孩脸上就眉开眼笑。吴大姐说,也奇怪,昨天她看到别的老太太还哭呢,怎么看到你就笑了呢。我妈就开玩笑的说,看来我不会死。
民间有那种说法,说只要小孩一看到老人就哭,那这个老人可能就会不太好。可能会生病啊,会有些不顺啊,反正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
我问我妈,我说这种事情是真的吗。我妈说她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我在我妈跟前没有什么立场,她说什么都对。孝的大部分内容不就是倾听吗,去据理力争什么,显得幼稚。
就这样,还完人情后,我妈心里那是大快朵颐,两年来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那些一直的惦念,那些见了吴大姐,心里面总想到欠别人的那种不顺畅,总算在那天全部还掉了。而且小曾孙还附送了个微笑,我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昨天和以往一样,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聊她和我爹的生活,聊家长里短,聊她看见的人遇到的事儿。也聊一些国家大事,阿富汗的不聊。
每次聊天,我总是从细节之处发掘和拓宽她说话的内容,暗自引导她,让她不停地说,说完这个又说那个,说完那个再说别的。每次一聊下来,一般我只插入几句话,其余的都是她在说。希望这一点没被她发现。从始至终,我说自己的生活很少,主要是不习惯,包括在简书上。好像从17岁离开故乡开始,我所有的生活细节除了自己就再没有第2个人知道得更清楚。一下扯远了,说好不说我自己的,要得。继续说我妈。
昨天聊到最后,我逗我妈,我说你把这个人情还了以后,还有没有欠下没还的人情。
我妈说:幺女,这点你对你妈一定要有信心,我绝不会留下任何一点人情债让子女去还。走的时候一定会把它们全部还掉,一辈是一辈的事儿。这个人情还完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情需要还的了。不过上次你爹生病,你唐婆婆给了600块钱,就剩下这一个还没还。这个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也会去还掉,不着急。我这人从不欠别人的,别人对我好,我都会加倍对别人好。人情如果一时还不掉,心里面就会一直惦记,绝不会忘记……
我信我妈,也支持她。虽然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她拥有生活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上学读书旅游就能获得的,这完全靠自己觉悟。就像禅宗六祖惠能,不识一字,却悟道成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