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作者: 土左韩瑞桃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20:39 被阅读73次
    《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今天,正是进入《爱弥儿》这本书的主题内容,在昨天读完《爱弥儿》的自由人教育部分,大家在商讨,接下来的读书内容我们该是每天一个主题,还是每天三页的进度。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因为大家都是初读《爱弥儿》,所以,我们不图快,只为静下心来领悟,慢慢消化。

    《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时间:8月16日

    领读者:亢建英老师

    领读内容:《爱弥儿》第一卷:婴儿期(0—2岁)之一:教育的意义

    内容精华:

    1、凡事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我们就意欲把一切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成自己的想要的模样,照他喜爱的样子任意加以剪裁。

    2、为了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免遭各种冲击,就需要我们给它安上栅栏。

    3、人类的成长依赖教育,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昧,所以需要判断力;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所需要的一切,全都仰赖教育赐予。

    4、我们的这种教育,分为三种:

    (1)我们的才能和器官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

    (2)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

    (3)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所获得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5、这三种教育中,自然教育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而这种控制还是假定的,因为没有谁能够控制一个孩子周围所有人的一切言语和行为!

    6、只要人处在同样的境地,他的由习惯产生的习性,尽管是最不自然的,仍会保持不变;但是,只要情况一有改变,习惯就消失了,天性又恢复过来了。教育确实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

    7、如果这三种教育仅仅是相互有所不同的话,那就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关键是当三种教育彼此冲突时,我们又该如何行动呢?那么,我们必然要在培养一个人还是培养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培养这两种人。

    到底我们面对两种相互对立的教育形式,该怎样继续我们的教育呢?还有待我们继续学习,慢慢体会,汲取营养!

    《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百家之言:

    其木格老师:

    卢梭强调影响人的三种教育之协调。即物的教育,自然教育,事物的教育在一个人身上处于和谐一致还是不一致将说明他是受了好的教育还是不好的教育。

    赵淑娜老师:

    对人的教育有些不理解

    程晓霞老师:

    @其其解释一下,大家都是首次接触《爱弥儿》的内容。

    其木格老师:

    我认为这说明影响一个人发展的因素吧。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影响人的发展的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吗?

    赵淑娜老师:

    这种发展指的是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

    杨朦朦老师:

    卢梭向我们揭示了三种教育,受之于自然、人、社会,并揭示三种教育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三种教育相互和谐一致,就会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的很有意义,所受的教育就是好的。我想这样理解,利用个人内在发展(才能与器官)、再加上外力(学校、社会、家庭)激发我们这种个人的内在发展动能,去学习或影响我们周边事物,从而由内而外的获得经验,,这也就说个人在整个环节中要发挥主导性,围绕人的发展。

    亢建英老师:

    自然≠习惯,对于人来说,有些习惯是与自身的天性不一致,而有些习惯是与天性相一致的,对于那些不一致的习惯,只是暂时的保持,如果条件变化时,将会回复天性,所以,自然是属于与天性相一致的习惯,因此在教育当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天性,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使之真正做到自然教育

    赵淑娜老师:

    这一段阐述了环境对人的天性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会改变习性形成习惯。

    这让我再次思考,人的天性到底是什么?除了人性本善,还有其他的天性吗?

    霍月英老师:

    听了建英的分享,想到了两个词:“以人为本”,咨询中的“贴合”。

    其木格老师:

    @程晓霞朦朦解释的很有道理[强]建英也说到了一个侧面。[强]当三种教育冲突时要考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培养公众和共同的,还是个体的家庭的。

    @程晓霞至于内容读书期间是泛泛的读,这几天的学习在大家的讨论中才真正获得了理解。感谢大家的智慧。

    贾莉宏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爱弥儿,浏览过一遍,读了也过半了,现在好像遇到了瓶颈,既没有问题,也没有感受。真是得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现?

    许瑞枝老师:

    “树木的生长依赖培育,人类的成长依赖教育!”可大自然培育树木是无私的、符合去自然规律的,而人的教育是加有领导阶层们的主观意识、是有私心的,不是完全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的!个人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从春秋战国时期刚萌芽到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同时期的教育体现着领导阶层的主观认识和思想!

    程晓霞老师:

    今天的内容深入到了社会与家庭,越来越贴切我们的生活,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进化的过程是从过去的消极慢慢到了今天的积极,可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思想想要让所有人都能理解接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读书更是如此,看到到大家的分享和交流特别感动,每一次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大家通过交流最终会有所悟有所感,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一本思想深邃的书籍是需要我们多读几遍,慢慢理解慢慢品味,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如果交流过依然有疑问,没关系,先把这些跳过去,跳过去不是不管,而是从下边的内容去发现或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我多年一直坚持读书的心得体会,一本书,当你在回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你会豁然开朗。

    这就是我们的团队,积极,向上,读完之后的分享讨论,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这个中途转岗的“小白”来说,能和这么些科班出身的人一起学习,一起聆听她们的分享,见解,对于我,是一种成长,由一头雾水走向懵懂,到迷茫,相信最后一定会开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弥儿》读书会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ta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