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升职加薪的不是我?心理学工具帮你掌握信息,胜人一筹

为什么升职加薪的不是我?心理学工具帮你掌握信息,胜人一筹

作者: 穷查理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10:31 被阅读0次

    李奋斗和王进步大学毕业后一起进入了公司,两个人学历相仿就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加入小组时,经理对他们说:“好好干,一年后,谁干得好,谁就当组长。”于是,两个人暗暗较劲,希望自己能升为组长。

    一年后,王进步升为了组长,但李奋斗心里很不平衡,心想:“工作我也没少干,凭什么是王进步当了组长?”第二天,他就去找经理问原因。经理笑笑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下午,有个客户要来,你帮我安排间会议室。做完工作后,我给你解释。”李奋斗说:“好的。”立马去安排会议室了。

    等李奋斗安排好会议室,告诉经理时,经理让他在办公室里等一会,然后把王进步叫了进来,对他说:“下午,有个客户要来,你帮我安排间会议室。”

    王进步说:“好的。请问对方有几个人?下午大概几点到?”

    “三个人,下午两点左右到,大概聊一个小时。”经理说。

    “三个人的话,安排在三号会议厅可以吗?”王进步又问。

    “可以。”经理说。

    “好的,我去安排今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半的三号会议室。另外,我需要为会议准备一些资料吗?”王进步又问。

    ......

    随着王进步的提问,李奋斗若有所思。

    在工作中,领导常常会用简单一句话就给你安排一个任务。这时候,如果你简简单单地执行就把任务想简单了。因为领导交待任务时,往往省略了大量的背景信息。如果我们想要把工作做好,就需要通过沟通把这些背景信息挖掘出来,消除信息盲区。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先了解一个心理学概念:“乔哈里窗”,它把人们的信息分为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是沟通中的共识区。这很简单,就是我们的信息完全对称、完全一致。

    第二种,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信息,这对我来说就是我的一个盲区。

    第三种,我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信息,叫做你的盲区。

    第四种,这种特别可怕了,很多事情我们居然都不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盲区。

    不论什么时候,沟通双方都有信息盲区,如果不先消除盲区,扩大共识,那么双方就容易发生矛盾。因为我觉得清清楚楚的事情,对方可能一无所知。沟通的意义就在于同步信息、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我这么讲,你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我们用开头的例子,说说怎么应用:

    第一步,先穷尽自己的已知。如果是我去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就先拿张纸列一列,穷举一下我自己现在都知道点什么。

    如果是被领导叫去,就应该带好笔和纸。领导说的时候,把信息都记下来。

    第二步,是盘点自己的未知。虽然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但可以努力地先想想,建立思考的习惯。我觉得有哪些事是我可能应该知道,或者哪些事我希望自己知道,但我现在不知道。

    思考的出发点是5W1H问题:when,where,who,what,why,how;也就是时间、地点、任务、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

    第三步,就是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我要尽可能地探寻对方的已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少问用“是/否”就能回答的封闭式问题,引导对方多说说他自己知道的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咱们慢慢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是我们俩都知道的,有些事情是他知道我不知道的,还有些事是我们俩都不知道的。

    这是,我们千万不能连珠带炮地提问。比如上面的例子,王进步如果连续问:“对方有几个人?”,“几点到?”,“安排什么样的会议室?”......就容易给对方被审问的感觉。我们要加入自己的思考,穿插一些封闭式的问题或者复述信息。比如,“三个人的话,安排在三号会议厅可以吗?”,“好的,我去安排使用今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半的三号会议室。”这样,对方才会感觉你们是在交流。

    第四步,就是探寻我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去找答案,进一步扩大共识。对话最后一定要问对方一句“还有吗?”,探寻共同的未知。

    这就是乔哈里窗的应用。当然了,在对话过程中,还有两个更具体的技巧,让对方打开自己,分享信息。

    一、少说“你”,多说“我”和“我们”,把你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共同的问题。

    比如,你同事的工作进展缓慢,你跑过去说:“你这个月的工作进展怎么这么慢?”对方一听,肯定就会起防御心态,找各种理由。这样无助于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最近工作进度慢了,我们看一起想想怎么在剩下的时间里把进度赶上来。”

    二、问题、挑战是咱们共同的,但责任主体在我。我会担当,我会努力,所以和我结盟吧。

    比如,今年评年终奖励的时候,小李和小王都评成先进了。但和他们一起进公司的小杨却没有评上奖。领导就找小杨谈话,想了解下他的心理状态,顺便安抚安抚他。

    领导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杨啊,小李和小王都获奖了,你有什么感想?”小杨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来气了,本来就觉得不公平,你还故意这么问我,这不是存心气我吗?

    请问,如果你是小杨,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说?

    好,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个时候,你就要把前面的技巧用起来。记得多说“我们”,多说“我”,少说“你”。

    小杨的第一句话就应该用“我们”来建立共同体:“领导,咱们单位所有的评奖我都支持,能评成先进的同事,肯定有做得优秀的地方。”你看,这就是把“你和我”“我和他”变成了“我们”“咱们”,共同体就建立起来了。

    紧接着,再把责任主体换回到自己身上:“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目标,也想请教下领导,如果明年我也想当先进,那我应该怎么努力,您指点指点。”

    一旦把责任放到我身上,就减轻了对方的压力,让对方更开放,你们也就更容易结成共同体。

    有些人可能会想责任都在我身上了,出了事怎么办啊?的确是有这种风险,但是如果你不保持开放性,事情搞砸了,你就没有责任吗?而且,一家好公司必然是责权利对等的,你负起了责任,也就意味着你掌握了权利,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你愿意为了享受权利去承担责任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公司是责权利不对等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那我想说:“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期许的话,尽早离开这样的公司吧。”

    总结

    为了做好工作,我们要努力消除彼此的盲区,扩大我们的共识区。为此,我们要用上“乔哈里窗”,具体分为四步:

    首先,我们要整理好自己的信息,主动把自己的信息开放给对方看。

    接下来,就是探寻对方的信息。不过我要提醒你,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少说“你”,多说“我”和“我们”,把“你和我”的这种对立,转化成“我们”“咱们”共同面对问题。

    最后,还要学会开启对方的开放性,主动把责任担起来。担起了责任也就掌握了权利。

    #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升职加薪的不是我?心理学工具帮你掌握信息,胜人一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vp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