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去上了一趟特殊的课,给49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讲非暴力沟通,带小朋友真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呀。
主题是《班级感受之书》,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让小朋友们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同一件事情带来的感受不同,同一个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事情引起,不同的感受背后有不同的原因。
破冰环节带大家玩,估计憋了一个上午,让大家起立围成一个圈后整个班级就沸腾了起来,完全听不到我讲什么,同行的老师和班主任就有点着急,怕我控制不住局面,我告诉她们别担心,允许孩子。孩子们本来是个静态的圆,互捏肩膀就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我跟大家做了约定,我拍桌子就安静下来,即使我拍桌子,他们的乐呵声早已盖过了拍手和拍桌子的声音。要是正常上课时间,估计被其他班同学投诉。
把自己此刻的心情画成一幅画,孩子们的画超级有意思,同时我也发现,班级里好几个孩子不愿意让大家看自己的画,细聊才发现,展示出来身边就有人说她画的不好看,听到大家那么说她会好难过。敏感细腻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维护者自己小小的心,调查了一下有多少人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画的不好,这个数据超过了80%。我们是有多么爱评价?
在画“当.......的时候,我感到沮丧”,本来吵闹的课堂安静了很多,有点意外,有个姑娘不愿意画,她说她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会哭,大家说她是女汉子,女汉子不能有眼泪;有个男孩说他不能让大家知道自己很沮丧;有个姑娘趴在桌子上开始偷偷抹眼泪......跟大家讲什么叫做感受,感受有好多种,没有什么好坏,如果身边有人感到难过,你愿意抱抱她么?一群孩子蜂拥而上,抱住了那几个哭泣的姑娘。
那些哭泣的孩子们,那些大笑的孩子们,都是天使。如果少了评判,只是静静的看着,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我们贴了标签。画好的画我让大家自己选择是否愿意交上来做一本班级的感受之书,那些本不愿让大家看自己画的孩子们也走了上来,近乎全班。临走的时候,我过去抱了那几个孩子,谢谢他们真诚的表达。
离开时,友人说:孩子们的表现她很意外,我却笑笑,只要允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