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公司旅游,小元姐却一脸为难。原因是,她家里一岁多的娃娃还没断奶,也从没离开妈妈睡觉。而且昨晚,他们家针对公司旅游的“妈妈不在家”演习,以爷爷的心软宣告--mission failed。
同事们七嘴八舌的出主意。有孩子断奶经验的姐姐们说,就硬着头皮走一次,也就既锻炼了孩子离开妈妈睡觉的能力,也就把奶顺便戒了。我等无娃之流则也是附和着让她狠狠心也就好了。毕竟以后还可能出差,早点锻炼一下也是好的。我看得出她一脸为难,毕竟,她自己也没离开过孩子,眼里有太多不放心和不舍得。等我当了妈估计也一样,看到孩子一哭,即使他要星星也得给他摘吧。
刚刚跟老妈通电话。其实原本是想今天回家住,因为火车站离家很近。无奈某人加班,没有办法去,只好明天早上起早了。结果当然是这样的:
“晚上自己回来吃饭了么?”“天气太热了,不想吃。”
“家里有吃的么?”“有的有的。”
“家里有什么吃的呀?”“面包牛奶,应有尽有。”
“记得带雨伞啊。”“我家好像没有。”
“有没有防晒霜呀?”“哦,我找找吧,不记得在哪里。”
……以下省略一万字。
当然电话那头还时不时传来老爸的呼喊,仔细一听是告诉我,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倒是少见,一般老爸属于爱的深沉的,很少打电话,更是很少如此千叮咛万嘱咐。心里暖暖的,嘴上依然说,你们安啦,好啰嗦哦。
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了。前几天来做消防培训的老师讲了一个火场的案例,说一家三口遭遇火灾,已经没办法跑出去,家里有一个防烟面具,就给了襁褓中的孩子。父亲在卫生间门口用湿毛巾堵住所有的缝隙,母亲在卫生间里陪伴着孩子。救援到来时,父亲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母亲经过抢救变成了植物人,可是孩子,毫发无伤。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他未来的生活,父母给了他生命,又在灾难发生时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很爱很爱自己吧。
这又让我想到了《解忧杂货店》。那个“绿河”的故事曾经让浪矢先生怀疑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可是当他知道那位母亲并非自杀,他终于可以释然了。那个幸存下来的女孩,应该也会感激她的母亲,让她活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不过,他们当中也有人,总是打着“为子女好”的旗号干涉我们的生活。刚刚落下帷幕的《欢乐颂2》里有一个片段,是关关的妈妈到2202,又嫌弃关关房间不干净,又要给她洗白色的衣服,然后发展到给她介绍对象,干涉她的恋爱……这真的是当代“虎妈”的典型,可是毕竟是父母,如果我妈是这样,我可能也会像关关一样反抗,即使我也爱他们。
其实真正聪明的父母就是龙应台《目送》里写的这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中国的子女大多都是既要中国式的关爱,又要西方式的自由,这往往很让父母寒心。毕竟中国式的父母,尤其对待独生子女,真的是掏心掏肺。我想,要改变这种“中国式”干涉,恐怕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也要在自身找找原因了吧。
小时候,我们总是粘着父母,于是,他们不曾有自己的时间旅行;慢慢长大,我们嫌他们唠叨,惹他们生气,可是他们依然会在清晨准备热腾腾的早饭,在夜晚给我们留一盏灯;后来,我们有了孩子,有父母做坚强的后盾,我们依然可以把孩子扔给他们然后游戏人间。是他们替我承担了很多,愿我们都能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亲节我被我妈抛弃了,因为她去了我姥家。父亲节我又不能在家了,老爸让我妈给你做点好吃的吧。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