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兵略训》有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作为一统北方的乱世之奸雄,撰写过兵法《孟德新书》的曹操,对这一段应该不会陌生,而且在实战中,也经常使用。
官渡之战初,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欲领兵解救,荀攸献计道:“袁绍兵多,应设法分散其兵力,您引兵先至延津,伪装抢渡黄河,去进攻袁绍后方。这就会迫使袁绍分兵,向西应战。然后再派轻骑,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颜良必被擒获。(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曹操依计而行,果然使袁绍注意力与兵力,向西而动,于是阵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对袁绍之战,赢了个开门红。
“将欲西而示之以东”的确好用,可曹孟德用于对付张绣,却吃了个大亏: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率军征讨张绣,将其围于南阳城中。“操自骑马绕城观之。如此三日。传令教军士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会集诸将,就那里上城。”可惜的是城中有三国排名笫一的谋士贾诩(此属个人排名),一眼便看穿曹操心计,让张绣屯兵于东南,恶战一夜,“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已折五万馀人,失去辎重。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所以说,计策再好,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如同我们做人,对耿介之士,自然要坦诚以待,倾心而交;而对于奸滑小人,哈、哈、哈……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