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作人先生《生活的艺术》有感
说心里话,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合理的、最美好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思来想去,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迷茫到有了最初的看法:那就是有品位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什么又是有品位的生活呢?自己觉得:有较好的物质基础,有较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较多的志趣相投的友人,经常的有一些聚会和郊游,如果达到这些了,就基本上算得上有品位的生活了。但这最终都还是属于不清晰的范畴。因为又觉得获得这种生活的心理途径又在哪里?或者说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又困饶着我,直到读了周作人先生《生活的艺术》一文,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周作人先生在文中说道:“中国人在千年以前文化发达,一时颇有臻于灵肉一致之象。”我觉得生活能够达到灵肉一致,就已经相当好了,就已经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了。这种境界也是人人所向往的、也是人人所追求的,但却又不是人人都能轻而易举的获得的。它的获得不仅与个人的性格,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有关,也受家庭的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制约。
虽然这种生活目标较难实现,但是这种灵肉一致的生活依然是许多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只是许多人是生活在通向这一目标的路途当中而已。这时就有人虽然心里目标很明确,但却指导思想有误最后导致与灵肉一致的生活背道而驰`事与愿违的生活。究起原因,是他们没有在思想上明白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追求这样的生活,在生活中纵欲“极尽豪华”“取”的太多,结果自食其果。周作人先生说:“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他又引用霭理斯的话“要正当的生活,我们须得模仿大自然的豪华与严肃。”“生活之艺术,其方法只在于微妙的混合取与舍二者而已。”在我看来,他们的这些语言就成了美好地生活的指导思想。即:正确的处理“禁与纵”,“取”与“舍”,“豪华”与“严肃”的关系。在一定的物质的基础上,这种关系处理的正确程度决定了生活的美好程度。
美好地生活需要一定的形式来支撑。这种形式就是礼。正如周作人先生在文章开头引用契柯夫《书简集》中的一段文字:“我请一个中国人到酒店里喝烧酒,他在未饮之前举杯向着我和酒店的主人及伙计们,说道:‘请。’这是中国的礼节。他并不象我们那样一饮而尽。”生活中有了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等等)了,生活会因此而显得美好起来,生活也因此而更有品位。相反的,如果生活中没有了礼,那么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正是这些彼此之间的细节中的礼貌、礼节、礼仪等才让生活有了品位,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美好地生活也需要我们带着诗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那些真善美,去感激、感谢、感恩那些在我们生活中留下足迹的人和事。
所以美好地生活就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以灵肉一直为目标,以正确处理“禁与纵”,“取”与“舍”,“豪华”与“严肃”的关系为指导思想,以礼作为外在形式,同时又以诗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一种生活。
如果我们自己做到了美好地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