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12【文化育人】我们的心平气和桌(实践ing)

10.12【文化育人】我们的心平气和桌(实践ing)

作者: 大龙猫说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00:20 被阅读0次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说道:“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我们的学校也是一样的。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其实挑战更大。因为不论家里能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质的课业帮扶,与人交往的技能,永远要在人群里实践习得。如何帮助孩子习得该项能力呢?和平桌是我的实践途径之一。

    一、和平桌的初探索

          第一次知道和平桌,是在《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当时只觉得这个法子有意思,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沟通,处理问题,便在教室后方挑了两张桌子,把桌布一铺,吉祥物一摆,道具一放,隆重“开张”。

          彼时我的学生刚升入二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是非判断力。一次又一次引导孩子通过和平桌解决问题后,我发现班级告状率明显下降了,更难得可贵的是,孩子们对彼此的包容度大大提升。

          升入三年级,学校通知因为综合因素要拆两个班,全校闻名的大魔王被分来了我们班。上一个班可是被他搞得天翻地覆,谁都拿他没办法,我怎能不担心,班上的孩子真的能接纳他吗。没想到,当我召开班会说明情况,询问孩子意见时,孩子纷纷说出我意想不到的温暖话语:

    “我们可以像大龙猫(听我们说话)那样听他说话”;“他喜欢看书,我多带点书放图书角”;“我们用话筒教他轮流发言”;“抱抱大龙猫他就不生气了!”;“我们请他到和平桌学习(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给他很多很多爱!”

          通过和平桌,团结、友善、换位思考,这些宝贵的品质竟不知不觉内化到了孩子心里。后来,虽然因为班级人数增加,我们的教室再无空间放置和平桌,但我知道,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理念已经根植在孩子心中,人人心里都有一张和平桌了。

          有了这一轮相对成功的实验,当我再回到一年级,自然希望能从初期就开始推行,不过这一次,我希望能有更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延伸配套,深入地思考它起效的原理以及如何让它的建设更好。于是,便有了和平桌的再实践。

    二、和平桌的再实践

    1.为什么一年级需要和平桌

          比起二年级,我认为一年级更需要和平桌,因为它有助于一年级的孩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和客观描述事实这三种能力。

          先说说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几乎每个课间都在处理孩子的各种告状,这是因为孩子完全不知道怎么独立解决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而是代为处理,那么绝大多数孩子告状后,会把告状本身当做问题解决途径,即“我告诉了老师或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就已经被解决了”。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习得问题解决技能的机会。

            但是,一年级孩子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怎样让他记得问题发生时自己应该尝试找当事人独立解决呢?我的做法就是请他叫上告状的对象,一起去具象可见的和平桌旁坐下,把告状内容亲自告诉对方,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也许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独立处理一个问题,但是他会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问题发生时,比起告状和任由情绪爆发,他们更被鼓励去和平桌,做为和平解决问题所需要做的任何事情。

          再谈谈沟通能力。在课间众多告状中,“他打我”无疑是最高频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并不是孩子品行问题,而是行为习惯偏差和缺少沟通能力。

          首先,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小男生多巴胺分泌比较旺盛,因此激动时或遇到问题,下意识反应就先动手解决了;其次,大多数孩子还不太能分清打架或打闹,比如生1觉得自己轻轻打着别人玩,结果生2回打力气大了,生1就来告状说自己被打了;最关键的,是一年级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先于语言能力,还没有掌握用语言表达感受,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生1笔掉了,生2想帮忙捡起来,生1的视角认为对方要抢笔,没有询问原因和解释的环节,直接打起来。

          和平桌就是这样一个教育空间,鼓励孩子面对面把自己眼里的事情经过,自己心中的感受说出来。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小朋友回家告状时口才都特别好,理直气壮的,但是一旦和小伙伴面对面坐着,哪怕自己是占理的一方,很多时候嘴里也蹦不出一个字。这是因为在家和爸爸妈妈对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他始终需要回到班级这个小社会场域,多加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社交沟通技能。

        除了缺少沟通能力,面对告状对象“哑口无言”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孩子回家后的“告状”极有可能掺杂了想象,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

          比如我的一个孩子回家告状说同桌上课打她,家长当下就询问了为何不在校寻求老师帮助,孩子的说法是“同桌威胁我,如果我告老师会打我”。而当我得知这一情况,请双方面对面坐下来谈谈时,却发现同桌其实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两个孩子在和平桌真诚交谈,很快就理清误会达成和解。

          和平桌上解决问题,要求双方必须坐下来面对面交谈,这样就避免了陈述失真的可能,继而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客观陈述事实的能力。

    2.和平桌在一年级遇到的挑战

        虽然愿景很美好,也有十足的必要性,但和平桌在一年级推行的第一周就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一次,两个小朋友吵架,我尝试引导他们坐下来沟通,但两个孩子既无法表达感受,也说不清楚事情经过,除了干瞪眼,愣是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只能我说一句,他们复述一句,看着孩子一脸懵地离去,我知道他们并没有感觉问题被解决。

          另一次,则是一个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后情绪爆发,拒绝沟通,任何靠近他的人都会被粗鲁推开,更别提引导孩子去和平桌坐一会儿了。

          两次失败的尝试,不禁让我思考,一年级的孩子与二年级学情不同,缺少了情绪认知学习,沟通语言支架搭建,和平桌很难真的为孩子所用。

    3.基于一年级学情的和平桌实践

        有了上述思考,我也开始试着分步骤,有梯度地在一年级实践和平桌。

    第一步:衔接系列课程,认知基本情绪

        首先,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系列的情绪认知绘本课程和影视欣赏课程。 

          在第一堂绘本课《罗伯生气了》中,小男孩罗伯的愤怒引出了“生气小怪兽”,它弄乱了书柜、摔坏了台灯,扔掉了罗伯最喜欢的玩具,直到罗伯平静下来,耐心收拾好屋子,轻柔说话,它才渐渐变小。在故事里,孩子们明白了,暴脾气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失控的情绪会伤害爱自己的人和物品,遇到问题时,沟通比发脾气更明智。

        课后,我请孩子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进一步思考,当我们真的很生气,感觉生气小怪兽马上要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避免生气小怪兽跑出来搞破坏呢?晚上,孩子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可以通过自己最喜欢的画画来缓解;有的说,可以去吃点好吃的;还有的则说可以和对方好好沟通,说话解决问题。

    也有家长表示课程对他更有用(´・_・`)

        当孩子在做这些思考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开始对“生气”这种情绪有了客观认知,通过自我教育,明白“生气”的成因以及理解了管理“生气”情绪的必要性。

            在第二节绘本课《我的情绪小怪兽》中,我继续带领孩子们认知情绪,有黄色的开心小怪兽,蓝色的忧伤小怪兽、黑色的害怕小怪兽、绿色的平静小怪兽,还有我们的老朋友红色的生气小怪兽。课堂上,我们通过大量联系生活实际的表达训练,与孩子一起探寻了和不同情绪小怪兽交朋友,和谐共处的办法。

            课后,我们还通过一个活动作业,让孩子绘制了自己专属的情绪小怪兽,并创编自己和这个情绪小怪兽在一起发生的故事。通过泛灵化的演绎,让孩子对自己的几种基本情绪有了进一步认知。

        最后,我们在影视欣赏课上观看了《头脑特工队》,让孩子通过动画进一步感知五种基本情绪之外的更多情绪。

    第二步:搭建语言支架,相机反复训练

          有了情绪认知做铺垫,下一步就是带领孩子们搭建沟通的语言支架。关于感受的表达,我教给孩子们最简单的一句话:“当_____时,我感觉_______,我希望_______”并引导孩子反复使用。如:当你在课上找我说话时,我感觉很生气,我希望你能认真听课;当你打到我时,我感觉很伤心,我希望你能温柔一点和我玩。

          通过简单的语言支架,让孩子熟能生巧,学会客观描述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知悉。

          当需要表达歉意时,我则教会孩子使用道歉的三部曲——看见问题,表达歉意,解决问题,练习如何真诚地道歉。如:我把你打疼了,对不起,我下次会和你沟通解决问题。每一次孩子能好好的表达歉意,我都会鼓励他们知错能改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对自己行为负责,而不是被纯粹的愧疚感裹挟。

    第三步:布置温馨环境,提供辅助道具

          除了解决同学之间的误会矛盾,在和平桌上添加一些辅助道具还可以帮助孩子舒缓情绪。我常用的道具有以下几样:

    1.选择轮:在转盘的不同格子提供一些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轮来随机选择一个解决方法。

          我们班选择轮上应对“生气”的方法,都是在上完《罗伯生气了》一课后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想的,实践证明非常有效。我们班有一个情绪比较容易失控的孩子,以前一旦生气了都是“生人勿近”,且好几次引发打架事件。在他又一次生气时,我尝试让孩子使用选择轮,孩子当时转到的解决方案是“抱抱王老师”,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在看到这个选项的瞬间马上转怒为喜,笑哈哈地投入我的怀抱。

          其实,选择轮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注意力转移,帮助孩子从失控的情绪中暂时抽离。当孩子情绪稳定后,问题才有了进一步解决的可能。

    2.吉祥物、情绪抱枕

          软乎乎的娃娃和枕头虽然不会说话,但却能给孩子柔软的安慰。在孩子情绪比较紧绷的时候,可爱的吉祥物娃娃象征着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因为娃娃不会对孩子的情绪或行为做任何的评判。抱一抱它,和它说说悄悄话,你会发现孩子渐渐能平和下来。

        我们班的抱枕也很特别,上面印制了正面管教的情绪脸谱,当孩子需要沟通解决问题时,小枕头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非常建议通过桌布、花束等道具为和平桌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感。孩子有一种常见的心态,就是害怕承认错误,担心自己犯了错不会被原谅,会被不喜欢。在布置温馨的和平桌上讨论问题的解决,也是一种环境的暗示,让孩子知道教室是一个包容接纳的空间,允许孩子试错,陪伴孩子成长。

          由于教室不够,我们班这学期使用的是原来的科学实验室,意外有了更多的空间,于是我便把和平桌安放在植物角和阅读帐篷区之间。平时,这里是孩子们课间休闲的场所,可以在这里下棋、聊天。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孩子们使用和平桌,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批判的,能够更放松地沟通交谈。

       

          在和平桌上,有的孩子会用句式沟通解决问题,有的可能会用上选择轮或者只是和娃娃聊会天,他们最终总能渐渐感觉平和下来——无论是否找到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许,他们只是理解了对方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孩子都会在过程中锻炼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和平桌的小成效

          从班级实际情况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的和平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的教室里依旧会有不少孩子来告状,但是其中渐渐出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告完状的同时,孩子会主动告诉我,他正准备请对方去和平桌聊聊呢!我们班还有一个脾气比较“轴”的小女孩,这天,也举着选择轮乐呵呵地扑到我怀里,兴奋地告诉我“同桌惹我生气了,我用选择轮消了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让人欣喜的进步呀!

          当然,在一年级的和平桌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有合适的契机反复多次利用和平桌解决问题,才能最终习得相应技能。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时间和精力上的考验,但我仍认为这值得坚持。

          对于一个起始班级而言,和平桌是建设互相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一个孩子的长线发展,在21世纪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的新型社会,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或许能帮助孩子处变不惊地应对各种新情况。

        和平桌的实践还在继续着,在未来六年,基于不同年段的学情,我还会不断对班级和平桌进行完善和再创造。我也期待着,心平气和不但能成为咱们班一种集体气质,更能成为孩子伴终身的一种习惯,一种人生的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12【文化育人】我们的心平气和桌(实践in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cf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