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善用宰相肚,任人唯贤国力昌; 单打独斗非良计,尊王攘夷智计出; 合纵连横赢国心,始称一霸实名归。
齐国由一个小国发展为大国,大概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齐国霸主齐桓公在获得国主权利之前,可谓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其中最值得耐人寻味的就是差点死于管仲箭下。
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其中跟随公子纠的能臣叫管仲,跟随公子小白的叫鲍叔牙。在争夺君位初期, 公子纠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国。派管仲于公子纠回国路上截杀他。
管仲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小白中箭倒地。管仲以为功成,便回去向公子纠复命。可未曾想当时射中的只是公子小白的衣带扣,小白只是顺势倒地装死而已。
小白之后比公子纠先回国内,成为齐国国君,成为齐桓公。他为了报当时的一箭之仇,杀掉了公子纠,并将管仲带回齐国治罪。
可是没有想到,齐桓公在治理国家时,让鲍叔牙向他推荐治理国家的人才,而鲍叔牙就向他推荐了管仲。只能说齐桓公真的所图甚大,他并没有在意管仲之前差点将他杀死的事情,反而任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只能说这就是伟大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之处。若是换做一个普通人,想的肯定是不管这个人有多大的才能,既然之前想杀掉我,那么现在肯定就是我的敌人。
而管仲接手国家事务之后,也不负厚望,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正因为齐桓公的这种大度,为他后面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前经常听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自己也是将之理解为,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可是看了这个例子之后,才发现这句话或许可以从另一个方向进行理解。“一个人能够有多大容人之量,也就可以看到多大的天空”。
(二)合纵连横方能以弱胜强
对于齐桓公而言,或许在成为霸主的道路上,最好的决策不是把国家发展壮大。而是巧妙的运用了合纵连横的计策,使齐国可以在这么多的国家中脱颖而出。
在春秋战国初期,尽管齐桓公任人唯贤,选贤举能,但是相较其他国家而言,其国力仍不能说超越其他国家太多。于是,这个时候齐恒公便想到了利用周天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霸主计划。
他先是迎娶了周天子的女儿共姬,然后又利用周天子的关系命令各国到齐国边境开会,可是那时齐桓公并没有多少威望。于是齐桓公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便拉拢了几个国家成为同盟国,后又对几个不听调令的国家杀鸡儆猴。最终又帮助同盟国实现了政权上的稳定。
在齐桓公七年,齐国终于实现了他们的霸主地位。
一个人的强大终究是有限的,善于寻找“朋友”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齐国真正的强大之处便是以大度的心对待臣子,善于利用身边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强大。在社会生活中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情商。因此,有些时候学会必要的交际对我们的提高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