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待了一个来咨询的孩子。他高高瘦瘦的,非常白净,穿着也十分潮流。陪他前来的妈妈声音温柔,姿态端庄,能看得出来家境是非常不错的。来送他们的爸爸,也是成功人士的装扮,他一直很谦逊的说工作忙,辛苦了,多关照孩子之类的话。
看着这样一个家庭,我很难想象孩子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才会来找我。直到咨询中,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那个家,是爸爸和妈妈的家,不是我的家!
孩子说:别人回到家中,都是放松的、自在的,而我回到家中那就是进入了一个定好的轨道,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早饭,鞋子放在哪里,钥匙放在哪里都是规定好的。只要我打破了这个既定的模式,我就会被这个家排斥。甚至我不能决定自己今天要穿白色的球鞋还是黑色的,没有人愿意听一听我的意见。只要我提出和父母相反的想法,马上会被忽略或者打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9564/818d08051179bc58.jpg)
家庭,本应该是最温馨、安全的地方。那么家里的规矩和相处模式应该由谁来制定呢?
很明显回到了我们文章的主题,家是不是孩子的家?孩子有没有权利决定他在这个家可以拥有他自己的话语权。
我们常常说“人微言轻”,因为“人微”所以“言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言轻”也会导致“人微”。
很多时候,家长成为了孩子的“代言人”。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希望孩子怎么做,我们都会告诉孩子,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想要做什么,他想要怎么做。
上次在公园,嗒嗒拿着新买的枪在和小朋友炫耀,旁边一个比他大2-3岁的小男孩一直盯着嗒嗒的枪。
身边的爸爸问:“你也也想要玩吗?”
孩子回答:“我也想要这个枪,这是BWM”
爸爸说:“你家里那么多玩具还不够你玩吗?”
孩子说:“以后我过生日的时候,你不要再给我买那些拼图什么的了,一点都不好玩。”
说完,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爸爸。
我不知爸爸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受到的震撼还挺大。孩子的生日,我们是应该送给孩子我们想要他拥有的东西,还是孩子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呢?
心理学家说:你给孩子话语权,就是给孩子存在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9564/ffdf69d2145bcdd9.jpg)
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的孩子会产生这样的信念:我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我在这个家一点都不重要,没有人在意我,没有人喜欢我。
孩子在这样卑微的念头下生活、成长。
歌德有一句名言:伟大的需要使人崇高,卑微的需要使人沉沦。
而沉沦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自卑、堕落、叛逆、退缩还有……自杀!
请你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感受和自我。让他们真正的存在于这个家庭中,成为家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可以任你摆放的家具。
当父母和孩子能够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让家成为我们真正的家,温暖、有爱、舒适的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9564/c56f5f67977e139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