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聊微尘 2024-01-24 发表于广东
“把钢琴搬走,别放我房间占位置。”XX大二,周未有时会回家住。
“你现在有空,可以接着学,接着练。”
“我还学他,挨了你多少骂,多少打?”
“啊?”母亲大约还不知道她的没顺应孩子关怀的督促竟让女儿没学好钢琴还走向了反面,有点吃惊。
“我花那么多钱,每次都陪你去上课,费了那么多心思。”
“你是费了心思,可是那不是我要的。别人那么快乐的童年,你就把我限制在各种培训上,…………”
原本是多么美好的期待,可是不懂孩子,不懂方法,留下童年的记忆却是不可磨灭的痛苦。
“练音,一个指法,枯燥无味,要练无数次,错了,被老师骂,回家也是被逼着练。整个我的童年就是在忙碌被否定中度过。”女儿的几句话深深的刺痛母亲。
一个人的童年在生命中会被烙上深深的痕迹,即便后来自己领悟到要去改变,顿悟与渐悟,那是要经历外在与内在强烈的碰撞才会自我改变,自我阵痛中要么自新,要么沉沦。一个人从有心改变到行动,是一个自律,自我意志非常坚强才能走出原来的我而成长,所以,每每心生悲悯。
孩子的童年无论是玩还是学习,都是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些老师很严肃,练指法,枯燥还要当场纠错音,无论是培训还是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先有轻松愉悦亲和感,那种被打压被否定被羞辱的,有的家长以为是要给到的这种成长方式,恰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自信。所以孩子的童年要在被鼓励被欣赏被认可被值得中茁壮成长,而这是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需要的,是父母要给予的正面积极教养方式,即便违反规则,也同样以正面惩罚)。
“不要闹,星期一送你去幼儿园就好了,有老师管。不行,你这段再练十遍。罚抄十行……”太多这种明明学习很快乐,明明练琴很享受的活动,因为引导方法的偏差而让孩子们厌倦,逃避。
“两三万的钢琴,居然说不要,搬到哪里去?卖二手能卖几个钱?”
“他其实是不喜欢,是你要他去学的吧?”
“哪里知道他喜欢什么,小孩子学什么不都是你大人帮他选择吗?你总得要学一点什么艺术吧,哪有学什么是快乐,轻松的?”
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掌握正确的引导方式,学任何东西都是轻松愉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