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p读书会
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

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

作者: 欣伊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14:05 被阅读0次

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这个问题你有思考过吗?这是听UP子木《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分享时,她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我平时也喜欢在书上涂涂画画,但没有想过一流的人到底是怎么画线的。我基本上会在我看到有比较感兴趣的点,有共鸣的,或者觉得有点难度的地方画线。对于有难度的地方,我可能会画着,就搁置了,暂时不想去想了。

那我回想自己的分享,很多时候是没有相关案例,就会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也不太会引发同感。而当我真的做到了一些点,讲出来有感染力,才会真的打动到别人。

那听了up子木分享的《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后,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和思考。

1、做相同的事情,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在哪里?

参加UP读书会,每天听UP子木的分享,我也只是好奇,她是怎么读书的,她怎么可以做到读那么多书,而且1本书看1小时,就能直接给我们做分享。

我会好奇她的读书方式,也梦想自己有这么一个技能。

她有时候也会在群里分享她书中画线的地方,但是我没有想过她画的线,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的。

这本书题目的一个提问角度,就比那些讲快速阅读的题目要更深入。也许别人跟我讲了如何快速阅读,但快速阅读后如何采撷书中的内容来学以致用,才是最关键的。

一流的人在哪里画线,其实也就是他们关注的是什么,而一流的人关注的内容,也是他们成为一流人的一种表现。

所以,当我们好奇别人的成功时,可以更加深入一点,不要只是看到别人一年内做了什么成就,而要看到别人是怎么做到的,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想起一句话:一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一辈子也看不透本质的人,命运是截然不同的。

当我们问问题时,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关键在哪里?差异在哪里?

问问题的能力,能反应我们的思考维度。

举个例子,学习同一门课,每个人学习之后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5月份,参加“UP天赋玛雅课”,共同学习了20多天后,有的同学开始给别人做天赋解读,两天时间就赚回了学费,而有的到课程结束后作业也还没有做完。这期间的差异在哪里?

期间的差异,可能是目标、执行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等的差异,但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成为多数人,或者少数人,我们是可以去选择的。我们可以去看那些少数的成功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点是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2、一件事情,产生多份价值。

在现在这个社会,不要再说自己怀才不遇了。

抖音等新媒体的出现,很多平常人都可以收获很多粉丝,只要你有才能,你有打动别人的点,你的产品是别人需要的,那都是可以享受到这个时代的福利的。

当你做了一件事情,譬如写了一篇文章,是可以多处去分发的,譬如公众号、简书、百家号等等。

这个时代,不发声就是不发生。有才能的人,只要勇于发声,是有很多平台的。

子木群里的向医生,本来是线下开中医馆的,一份时间产生一份价值;而当她在线上开课之后,一份时间产生了多份价值。

我们参加课程的人,本来是没有办法近距离接触中医知识的,但现在也了解了一些,知道了一些养生之法。这确实是双赢的。

那我如何让自己的时间产生多份价值?

譬如,做了一对一教练后,可以把一些感悟、经验等写成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教练;以后也可以开团体教练课,降低成本,又能让更多人了解教练,支持他们活出自我;可以去做分享,一次分享有多人听到......

3、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的目的有两个,强化已知和吸收未知。

想起网上的一些文章,很容易煽动我们的情绪,也会忍不住令人转发,那些是强化已知还是吸收未知呢?

你平时读书,是喜欢读那些容易读的书,还是会去读一些难的书呢?

这可能也要分阶段来看,不同阶段不同的方法。

当读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可能要解决的是建立读书习惯的问题,可以去看那些能让自己提起兴趣的书,喜欢看的书,暂时放下那些有难度的书,在阅读中得到好的体验,这样可以让我们建立阅读的成就感。

而当过了阅读的新手期,阅读能力有提升了,就可以去多读一些难的书,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连接。

到了阅读的高级阶段,可能就可以对阅读做到游刃有余了,就可以在书海中大浪淘沙,找到那些能拿来学以致用的部分,并能拿来践行,真正让阅读为自己服务。

这个角度也带给我其他的思考,很多好的方式方法,都是有适用范围的;别人给我们提供的经验分享,也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我们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再采用。

4、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读书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有时候看社群里的介绍,有些人一年读了200本书,我就会觉得整个人特别厉害。但现在,我可能就不会这么轻易下结论了。

读书不能单靠数量,还要看读书后的践行,也就是用书。

我之前也参加过一个“用书营”,基本的做法就是一周从书里选出一个点,去践行这点,再就使用情况进行分享,输入--应用--输出,做到一个闭环。

一本书只要能引发你后续行动,那对你来说就是一本不错的书。很多时候,我们读了一本书,读的时候也很认真,可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而我们去践行了其中的几个点,真正的拿来就用,可能还会记得牢一些。

4个月前,我听了《起床后的黄金一小时》后,就开始早起,持续了100多天。并且,我慢慢明确了自己早起一小时的要做事。

我在5点半左右早起后,先开始做早课,包括冥想、抽卡牌、制定计画、读书等。

也许,我们记在脑子里的知识,迟早会忘记;但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的习惯,会让我们发生改变。

5、一本书该在哪里画线才对自己有益?

确认自己的“正确”无助于你的成长。反之,若有一句话令你感到不太舒服,但却印象深刻,这就务必要画上一条线。

或许当下没办法帮到你,但日后回顾起来,可能是改变人生的一段话。

画线,要画在新有发现的地方,有帮助的地方,以及与自己思维不同的地方,才能帮助你成长。

我曾参加一个训练营,里面就有说一句话:50分搞起。意思是,不要一开始追求完美,只要有50分就可以了。

一开始听到这句话,我会有点震惊,不是应该追求完美吗?

但事后想想,还是有道理的,当我们只有50分时,我们也是可以去行动的,譬如写文章,不一定非要学习了多少写作技能后,才开始去写,只要你想写了就可以写,并且也不要介意把文章发出来。

也许你的50分,刚好是别人所需要的;而在别人的反馈中,能够让你更快去提高。

距离我去年写公众号文章,已经快一年了。期间,我停了几天后,我就不想去写了。越是不写,就愿觉得自己不会写了。

而现在,我愿意去写,哪怕很烂也没关系,我去行动了就是一种成长。

Up子木说,当她看到一句特别不太懂却印象深刻的话,就会把它当做未来的自己,通过书籍给现在的自己的一个预兆。

也许,去实现一个个预兆,就在走向未来的自己。

以上是我听了《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这本书50分钟后的收获,希望在书写中去反思自己,反思后去行动。

我的行动有以下几点:

1、看一本书,至少找一句拿来就用的话;

2、多去看自己与他人直接的差异,别人做到了什么,我没做什么,思考之后去行动。

3、每周写一篇文章,让一份收获,可以有多份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hq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