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452991/8294e8cd6d5df1ee.png)
进度:
1、本月第6本,理财系列已读14本(年度计划24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32本;
3、2023年目前共计已阅读19本(计划50本)。
这是目前我看完的第3本涉及到“潜意识”的书籍,还别说,看这类书,我现在还挺有兴致的!要是放在疫情前的话,我可是真看不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书,如果不是集中时间和精力去看,的确是看着看着就没心情继续了。
这本我也是只花了4天就看完了,当然,昨天今天看得更集中一些,因此,今天看到最后意识到要写读后感时,竟忘了一开始到底讲了些啥?
通过本书,我再次加深了对于“潜意识”的认识和信任度,这里我想先提几个例子作证一下——
1、这个首先要说书中作者自己的真实案例,他自己的儿子,天生听不到声音。但却由于他和他的妻子对孩子一直灌输着这个缺陷未来会成为他的“优势”,以及激发孩子想“听到”的欲望,而最终促成了孩子像普通小孩一样顺利读完了大学,并最后借由助听器的方案,获得了很棒的企业的很好的职位!
其实,这个案例里,如果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信任和灌输(不仅限于对孩子的灌输也是对父母自己的灌输),后来可能未必会发现孩子真的有微弱的听力~
而我同时还觉得,也许是因为他们长期坚持给孩子的“潜意识”不停灌输了“听的欲望”,才最终导致了孩子发育出了微弱的听力!
2、第2个案例,是之前偶然间看到的电影主角,也是现实中苏炳添心中的“苏神”。
香港残疾人苏桦伟,从小因为疾病无法站立,却因为妈妈的不停坚持最终站起并开始练习跑步,后来终于在队友的帮助下,一起夺得了一个又一个残运会的冠军!
他的身上,发生的故事其实和本书作者的儿子很相似,都是在父母的坚持之下,不管多难,都要让自己和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战胜天生的残缺的,于是最终都成功了~
有句话叫“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觉得用在这两个案例上非常合适,不管是信念还是欲望,其背后最终其实都需要“相信”二字。
3、这个案例也是无意中翻牌看到的电影里的,片名叫“一呼一吸”。
他的病我记得好像是渐冻症,和霍金一样只能躺着,而且连呼吸都只能依靠外力辅助才能存活~他当时被医生下达只有5年左右寿命的预告,可最后他却多花了十几年,看着自己的儿子入学读书长大成人,才自己选择离开。
这个案例里,倒没看到太多给自己“潜意识”灌输什么思想的桥段,但是,他本身能够敢想敢做,家人朋友也不遗余力地去帮他实现他的想法,都是促成他后来十几年寿命的原因吧!
所以,我觉得这个影片也很值得大家一观。
这个案例,也是在于他的新婚妻子对他的不放弃,才有了后来的奇迹和他的发明。我的意思是,过程里他有过几次要了结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他应该是很认真的态度去做的这个决定。
可是后来呢,从医院回到家里住之后,很快发生的一件事差点让他死掉之后,他表现出来的态度也让我觉得他真是就该多活那十几年呐!不剧透,你们自己去看看吧~
欲望,也是他存活于世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支撑。试想,一个本只能躺在床上的人,却总想着到处去跨境旅行,这得有多疯狂?!
可他们每次都做到了,还玩得挺开心,甚至有一次他们的车子坏了,男主还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在他的身边停留下来,一起开了个彻夜狂欢的party。。。。。。
这部影片我觉得真的很适合本书的案例分享,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部。
4、这是我昨晚看得一部电影,也是电视电影频道随机播放的,叫“火海凌云”。
本来看这个名字我是划过的,结果前面的看完后就顺着播放了,我也就跟着看起来了,没想到还挺刺激!!!
它的高潮部分,是两架飞机在万米高空营救几十个人,用的方法是同速、前高后低、用连接绳直接滑下来!!!
我的天啊,昨晚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在本书的内容里提它!因为我觉得,这种事真的敢想敢做的话,也许现实中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吧?!
就好像,书里介绍的爱迪生发明灯泡被所有人嘲笑不可能、莱特兄弟想飞上天发明飞机也同样被所有人耻笑一样,这个世界,有太多事情是真的只有不敢想,没有做不到的吧!!
回归自身,其实道理我是都懂的,万有引力、磁场、潜意识、相信相信的力量,这些我都知道,但为什么我还没有实限财务自由呢?答案就是,我付出的还远远不够。
本书最终讲的还是思考如何帮助人“致富”,所以呢,开头就讲了,如果一个人能在书里发掘到方法并付诸实践,那么,迟早是一定会实限自己的目标的!
我今天看的时候,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别人承受的压力放到我们身上,我们是肯定不行的呢?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过程”,不管是听力的出现还是苏神夺冠,这些都是结果,为什么他们可以逐步实现这些我却不行?
万事万物,结果重要,可过程其实也同等重要。
就好像我现在日更,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做不到一样,但于我而言这其实很轻松,因为我趟过了“过程”这条河,已经适应了这个节奏。
但我目前也并没因此获得到更多,除了坚持做到的那种愉悦感外,几乎是一无所得~
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你觉得是我坚持的时间不够久,那也对。但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我付出的还不够多。
此话怎讲呢,其实就是我又迈入了一个新的“舒适区”,我没有挑战新的难度新的高度,我的水平上不去,自然就没到“获利”的那个层级!
写了这么久,当然是希望能在收益上有所得的,但,老实说,按照目前的现状的话,我认为我的确也还不够格。
按本书读完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呢?我觉得最主要就是以上的“思考”吧。
脑子,真的是个好东西。但如果不好好用,充分用,我们确实还是不如那些天生没我们那么“齐全”的人的~
so,多思考吧,这个书值得多读几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