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

作者: 云卷云舒xj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15:44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两个故事,我觉得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入乡随俗”。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大名星在老家村子里养了一只昂贵的宠物鸭。有一天,这只宠物鸭就跑出去了。结果,就被邻居不知道什么叫宠物鸭的大妈给逮住炖到锅里了。这个大名星很是生气,质问这个农村老太太:“你不知道这个鸭子不是村里养的那种鸭子,是一只宠物鸭,你不知道它有多贵吗?”老太太很是硬气:“我不就是吃了你一只鸭子吗?”这里,老太太当然不对。不管是谁的鸭子,也不管是什么鸭子,她都不应该不经过主人的允许就把人家一只活生生的鸭子下锅。但我想,老太太也可能明明就知道这是一只宠物鸭,而她要炖的恰恰就是一个大名星养在村子里的宠物鸭,像村里那么多户人养的鸭子她还不炖呢。为什么呢?因为谁叫这只鸭子在这里嘚瑟呢?与其说是看不惯鸭子嘚瑟,不如说是看不惯养鸭子的人嘚瑟。所以,她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地把那只嘚瑟的鸭子下了锅。

第二个故事是:朋友养了一只宠物猪,本来在市里养的好好的。朋友每天中午还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她拔那种新鲜的绿草吃。过年的时候,朋友把这只宠物猪也带回了村子里的老家。一个暖阳的下午,朋友把这只小宠物猪从笼子里放出来,准备让它晒晒太阳。可等朋友从外边回来,发现宠物猪已经不见了。后来,在旁边的一个没人住的老宅子里,发现几只流浪猫正在分吃这只本来该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宠物猪。

这两个故事中的宠物鸭和宠物猪最终“悲剧”的原因是不是有些相似呢,大概是他们的主人不懂的“入乡随俗”这个道理吧。

我说的“入乡随俗”这个“乡”是真正的“乡村”的“乡”。

在中国的乡村,有着乡村的一些自然形成的风俗。这些风俗是不会根据人的穷富变化,身份更换而改变的。比如说最朴实的孝亲近邻乡俗。在农村,别管你多有钱,也别管你在乡村之外多么飞黄腾达,如果你回到乡村,你看不起乡村里的人,乡村里的人会更加得看不起你。

同样听说过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一个在外飞黄腾达的乡村人,自从飞出了乡村,便看不起乡村里的族辈里的叔侄邻里。结果,他父亲下葬的时候,硬是连一个抬棺材的人都找不着。因为,乡里人实在看不惯他之前的那种种嘚瑟。到最后,还是他一个门一个门上着求人家,才算完成了老父亲的丧事。乡里人很朴实,如果你看不起他们,他们会更回看不起你。他们才不管你多有钱,你当什么样的官呢。回到乡村里,你照样还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千万不要嘚瑟。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老奶奶正坐在门前晒太阳。同样是一个走出乡村的人过年回来了,见了老奶奶,便低头哈腰打招呼:“奶奶,你好!在这儿歇着呢。”奶奶马上热情地回道:“三妮呀,你回来啦。你看,三妮多好,知道过年回来看看你娘。赶紧回去吧,你娘在家等着你呢。晌午,在这儿吃饭,哈!”你看,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奶奶要热情起来,也是无比的吧。

所以,“入乡随俗”这个词很重要,尤其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人千万别回到生你养你的那个乡村装嘚瑟。

相关文章

  • 入乡随俗

    古人就是智慧,早就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融入其中,入乡随俗! 最好的适应方式就是入乡随俗。入乡随俗,变成其中的一个...

  • 入乡随俗

  •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 文:Recycler 89/299.19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人解读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入乡随俗

    再有一个半月马尤卡就要是小学生了。这意味着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和小学的入学典礼两个典礼都要参加。 在日本无论做什么好...

  • 入乡随俗

    经过将近两个星期的培训,感觉初步被洗脑。 似乎我刚刚成年,但好像有很多成人法则还不懂,比如有一些礼仪等。 ...

  • 入乡随俗

    时差算倒过来了,早上起来看见冰箱里的这些东西。 来个大杂烩 加一点葡萄籽油和一点点黄油 不知道是啥味道 做好尝尝还...

  • 入乡随俗

    入乡一定要随俗!怀揣这句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呵呵开个玩笑。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风土人情多少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些吧,要...

  • 入乡随俗

    丫头跟着大姨外婆回老家过年了,瞬间白富美接地气成村妞,麻麻跟粑粑在奥兰多还有一周就回国陪你了,乖乖的听话哦,麻麻想你了

  • 入乡随俗

    火车是在傍晚抵达南方这座山水城市的,打一辆出租车去酒店,出租车上的司机很是热情。 他道: 听说有很多北方来我们这儿...

  • 入乡随俗

    人总应如此 该忘记的,不应怀念 脚步停不下来 不知是谁催促着,太过匆忙 闯入别人熟悉的地方 外乡人,本乡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乡随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jy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