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253/948e34cc68471b91.jpg)
记得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时,当时的我拿到了去日本工作的offer,课程学分也都修完了,手头上只剩下毕业论文一件事情,闲不住的我好奇地去参加了一次校园的演讲比赛。没想到一路走到了决赛,在决赛时,我就选了今天文章的题目,聊了聊“时间都去哪儿了”。
当时的自己正享受着最后的大学时光,所以我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大学四年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回忆了那些有大笑也有眼泪的真实的日子。至于在演讲中具体都说了些什么,现在的我记不太清了,但是我依旧记得当我自己做完演讲用的ppt时,鼻头就酸酸的,内心充满感恩;当我在演讲比赛的现场讲完这个关于“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故事后,我看到现场的有一些学弟学妹们在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想着,还有一些激动得眼睛里也跟我一样闪着泪光。
是啊,时间,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过,所留下的,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真实印记。
今晚,我把从7月25日到今天为止记录下来的出勤名单进行了统计总结。这26天以来,我们一共开了47次早、晚自习,一共有57位来自天南海北的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参与了自习,其中参加了10次以上的就有16人。
47次早晚自习,其实就是47*2=94个小时,在26天,624小时中,能有将近15%(94小时)的时间在学习,这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很多小伙伴并不是跟我一样是学生身份,很多人都是在一天的工作之余,来自习室自我成长的,这一点,让人觉得格外佩服。
那么,如何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录时间的习惯。之前备考东京大学时,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效率,我有过一段记录每一天的时间都用在哪里的经历。我还记得,一开始的第一个礼拜,当我回看自己记录在ipad日历上的时间时,十分震惊。原来,自认为全身心投入备考的我,一天中最多只有5,6小时是在学习的,除去睡觉的时间,其他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了吃饭,上厕所,休息,看闲书,以及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上,这,实在太可怕了。
你看,当我们在回忆一些过往的事情时,如果有了一些记录,那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因为记录可以让我们去客观地用数字、用文字去重新审阅自己的人生,而这种“重新审阅”,则会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会进一步地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今天已经是我连续日更文章的第363天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将近一年中,每一天,我都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记录,我的百分之一的人生,已经被自己真实地记录下来了。待到日后回顾时,我想,一定会让我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到,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么,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253/172982d65a954c1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