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以前,人们就已经非常清楚地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礼记·王制》曰:“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将饮食排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人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
中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称号,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烹、煮、蒸、炒……只要是食物,都能做出各种花样口味来。而要追溯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不得不提起《诗经》。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天文地理、民风民俗、战争徭役等等,可以说,《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风貌。《诗经》中,关于饮食内容的描写颇多,据统计,提到饮食方面的篇章就有四十六篇之多,而《诗经》总集一共就三百一十一篇。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聊聊《诗经》饮食文化的那些事儿。
《诗经》粮食作物,谷物种类丰富多样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物作为主食,我们经常说“五谷杂粮”,这里所指的便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需要一提的是,粮食并不只有“五谷”而已,还有“六谷”、“九谷”、“百谷”等,如稷、菽、麦、麻、大豆、小麦等,都是常见粮食谷物。
在《诗经》中,反复出现“稷”、“黍”、 “稻”、“麦”等粮食的字词,《小雅·信南山》云:“疆埸翼翼,黍稷或或”,《周颂•噫嘻》中曰:“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黍稷”常被放在一起连读,这既代表农作物总称,也表示它们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百谷”也是表粮食种类的意思,这说明周朝时期,农作物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多样,人们对谷物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概念分类。
不过,虽然谷物粮食种类丰富,但是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下,加之受自然环境因素等影响,人们种植的谷物,还不足于满足人口的需求,为此采集食物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么,人们是如何采集食物的?都有哪些种类呢?
在《诗经》中,关于采集食物的描写主要为蔬菜和瓜果,当然,也有肉类的采集。《诗经》中所记载的蔬菜水果种类一部分从野外采集获得,一些为人工种植,肉类通常需要依靠打渔狩猎获得。
1. 野外采集,多为野菜
《诗经》中提到的苕芹、荇菜、茉莒等菜类,主要为野菜,大多从田间地头采集回来。 如《周南·关雎》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荇菜
说到这句经典的“千古绝句”时,我想很多人脑中第一想到的应该是美女的形象,而不是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点。文中所描述的“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漂浮于水面上,或者是长在泥土中,可以食用。而我们都知道,水中生长的植物,一般都不容易采集,为此作者用了 “左右采之”一词来形容,表示反反复复重复动作,说明野菜也是比较难采摘的。诗中作者借难采的 “荇菜”比喻成“美女”,说明美好的事物都是比较难追求到的。
2. 人工种植,多为果类
《诗经》中出现的大部分果类,多为人工种植。《魏风·园有桃》曰: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园有棘,其实之食。”
“殽”,果实,作者说果园里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桃子,可以吃个饱。这里的果园,当然是指有人看管,有人打理的果园,否则那肯定不叫果园。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人工种植果树,就像他们懂得种植粮食作物一样。
另外,也有少部分果实为野外采集,比如《豳风·七月》写道:“六月食郁及薁”,这里的“薁”,指的是“郁李”,一种果实,核大、肉少、味酸,这就是典型的野生品种。
3.打渔狩猎,肉类食物
《管子·轻重丁》:“渔猎取薪,蒸而为食。”自从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人类就已经进入了狩猎文化时代。通过打渔狩猎的方式来获得食物,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根据统计,《诗经》中提到的鱼类有十八种之多,比如鲤、鲂、鲨等。《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这句话中所提到的鱼的种类就有好几种。在那个时代,鱼被视为多产的代表,通常被用在祭祀等活动中,以此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除了打渔,再来说说狩猎。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为狩猎、采集,其生活模式类似于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当一个地方的可利用物质资源被采集消耗殆尽时,人们就会转到另外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所以,在那个时候,吃肉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而到了农耕时代,人们大面积开垦荒地,种植庄稼,由于森林、草原等被大量破坏,飞禽走兽也跑得无影无踪。加之当时劳动力主要投入在农田耕种上,人们出去狩猎的时间和次数变少了,所以,肉食的来源也随之减少了。于是,便出现了“庶人食菜,祀以鱼”的现象。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指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只能吃蔬菜,只有到了祭祀的时候,才会用到鱼。人们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后,老百姓们苦于种地,能过上大鱼大肉生活的,大概也只有统治阶级了,因此,后来就出现了“肉食者”的指代名词。《诗经·魏风·伐檀》中写道:“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貊兮?……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貊”指猪獾,“鹑”指鹌鹑,诗中主要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行为。
种植的谷物,采集回来的蔬菜、肉类等食材,自然是要经过烹饪,那么,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烹饪的呢?又有何讲究?
《诗经·小雅·楚茨》曰:“济济跄跄,絮尔牛羊,以往蟊(máo)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执爨(cuàn,烧火煮饭之义)躇躇,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这段话主要写的是祭祀活动的场景。人们仪态端庄,将牛羊都涮洗处理干净之后,拿去祭冬烝和秋尝。有的人负责宰割,有的人负责烹饪,有的人负责装盛食物,有人负责烧烤,烧菜的大厨谨慎而又动作利索,装肉的器皿非常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宴会活动场景非常热闹,也说明了当时人类的烹饪技艺已经非常高,且极其讲究。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其中的烹饪方式和饮食容器。
1. 烹饪方式
“燔”、“炙”两个词,指的是烧与烤,同时也被用来表示所有的烹煮。在《战国策》中曾提到:“"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此处所说的“燔灸”,就是指烹饪食物,话说齐桓公当时大半夜身体不适,易牙就给他烹调了可口的饭菜,齐桓公吃饱了之后,一夜睡到了天亮还不知醒。
回过头来看,前面《诗经》所出现的“或燔或炙”,也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烹饪方式。起初,“燔”是指将肉类放在火里进行烧烤,大致情况和我们今天说的烧烤性质差不多,都是指将肉类烤熟。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其烧烤水准肯定还未达到现如今我们的这个水平,因此,那时的烧烤,主要是将牛羊等牲畜兽类简单的进行处理后放到火里煨熟。不过,不管怎样,不可否认,当时的烹饪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
2. 饮食器具
《豳风• 伐柯》:“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觏”(gòu),遇见的意思;笾(biān),用竹编制而成的礼器,主要用来盛装果脯;“豆”指的是一种器皿,而非大豆,主要用来装酱类,或者是用来装腌制的食物。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大致意思是:要想见那个姑娘,你得先摆好餐具设好酒宴。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对饮食器具的选择也是极为讲究的,什么类的食物,该用什么样的器具来装,这都是一门大学问。
《诗经》中出现的饮食器具主要有豆、笾、莒、筐以及大房等。 比如筐或莒用来装蔬菜的,大房用来装大块头的肉类食物的,鼎用来煮食物等。前面说到的“为俎孔硕”,指盛放食物的鼎或祭祀用的礼器俎非常大,就是一种盛装食物的器皿。
另外,饮食礼仪也是一个比较讲究的方面,限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展开论述,日后有时间再来谈谈这个问题。
结语
都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诗经》是一部经典而伟大的历史“百科全书”,是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时人们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诗经》中所记载的谷物粮食种类非常多,其瓜果蔬菜的种类更是丰富多样化,透过《诗经》看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大体可以知悉当时劳动人民的饮食生活状况。总的来说,虽然,那个朝代劳动生产力还相对比较低,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饮食的追求,先秦人民对烹饪及饮食器具的考究,体现了时代文明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