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时间,从市里到老家,共做成三件事情:
NO.1面试某小学的数学。面试的过程中迅速调整自己失败的事实,然后说服自己完完整整试讲完一节小学数学课,感谢*姐让我的执念得以圆满。虽然结果依旧败北,但是付出了、争取了,哪怕这种付出和争取微乎其微,但已足够证明目前的我开始学着放下面子坚持做事;
NO.2辗转三家医院才找到医生治疗脸上的皮肤病。长达三个月的皮肤病被诊治为湿疹,之所以一直拖着没看表面原因是懒,实则暴露出自己的钝感太强,无法真正的关心自己的需求,不能见微知著把病遏制在摇篮里以至于平白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和心情;
NO.3改完4.5班学生的卷子。然后进行了成绩排序、结果统计、成绩进/退步名次公示,以便更直观的帮学生知道自己一个月的学习结果。把学生出错的可能原因写在卷子上,以便教学生学习、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今日所得:
1.任性是需要代价的。
就像今天二进宫面试某小学。能在一个学校坦然接受两次失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我的执念了,但我在这上面却实实在在没有付出过多少。“习惯性被动”果然是能贯穿方方面面,在*姐给我提供实习机会时,平日里脸皮厚得如城墙在关键时刻却仅仅是因为感知到别人的“勉强”就好面子得不去争取。试想如果我当时厚着脸皮主动去争取实习,如今我也能够轻松入职。当然这也跟自己的定位和职业规划不清有关。
就目前而言,我的未来求职意向就是小学数学老师。这次之所以再次去*小学面试是考虑到学校和城市比较合适,如果本科生能入职,为什么还要去再读研究生呢?更何况自己的能力直到目前还是很差的。
2.没有结束之前,任何事情都可能峰回路转。
任何一个人,任何事情,在结束之前只要坚持不懈都可能成为黑马。做事时如果突然发现出错,就需要立马改正,这样最差的结果也是及时止损,若不改正就会全盘失败,毕竟我们人习惯性更关注最终结果和个人感受,如果不能做正确的事,那么至少要学会正确的做事。
做事时要想迅速调转错误方向做正确的事情,必须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当然这是项长期主义才能获得的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人际交往中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全身心投入,不然很容易思维放缓甚至停滞,近而人也就时常呆滞。
3.说好普通话。
坚持每天说普通话、对着课本练习普通话、用正确的普通话讲课。今天被*姐说问道“普通话怎么这么不标准?大学是对普通话要求很严格的地方,为啥你的普通话还说成这个样子?”,我以“我的普通话是自由生长的”尴尬收场。对语言要求不高就说明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活动,也就是不思进取,在生活、在学业、在思想上都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是自由散漫的,养成这样的处事态度,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的任何发展都是极不利的。
总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想锻炼能力,就要从简单的事情着手,用严谨踏实认真的态度尽全力做到能力内最好的结果,日拱一卒,功必不唐娟,任何一件事想做到极致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注入。回顾我这20多天的教学生涯,如果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教姿教态、讲课流程和授课内容严格把控,以及对自己言行举止的严格控制的话,也不至于第一场面试试讲思维逻辑混乱、不能自圆其说、尴尬收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