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写文章也好,还是考试答题也好,都是需要草稿的,没有草稿,也就没有办法轻易地写下自己答案。
其实写文章大多需要素材,而素材的积累不一定就是说非得参考别人所写的文章才行。自己的抱怨,自己的心情,还有别人所说的话等等。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番阅历,但是记录的方式却不同,也许有人用短视频,或者相册,图文,也许只是单纯的选择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
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许用图文的方式最好。留下了图片,也许突然有一天翻出来,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可以再次写下一篇文章,这样就可以与之前的文章做一个很好的对比。
其实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而这想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多,知识的丰富,以及人生的转折变化的影响而变化。
每一个时期都值得被记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生也会有很多草稿,谁也不知道最后会留下什么,同时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到底重不重要。
一件小事,一句话,一个细节,有些人只有一句话,空洞乏味,没有可取之处。而有些人却能够扩写一千字甚至到几万字或者几十万字的中篇或者长篇小说。
生活中有些道理,单靠一两句话容易说不清楚,也容易产生误解,把它扩写成长篇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生动描述来体现,让人眼前一亮。
宏观思维,微观角度,让阅读它的人仿佛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探险,内心的情感,还有阅历也就更加丰富充实。
其实文章写不出来,也是因为思路受阻,思想上还没有进入状态,也就不能很好地再现出来。
这个时候,精神、思想上也会产生压力,心里想要挤出半句话来,可就是半天也想不出来,这个时候也不应该强制性地要求自己去写,应该首先做到的是放松心情。
暂时放弃手中的笔,外出散步,听听音乐,或者说适当睡一觉,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心情畅快之后再决定提笔写。
其实有时候写文章,也不是那种非要按照那种小标题一板一眼的,因为还没有确定怎么写,也不清楚要写的方向,所以写第一遍的时候未必就一定达到投稿要求。
有时候也需要多练练笔,才能决定是否投稿,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所以说,文章写第一次的时候,就一定要修改,修改了第一遍之后,然后过一段时间找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再次阅读,然后再次修改,依此类推,直到修改到满意为止。
之所以要修改,也是因为不足,文章中一件事没有表示清楚,有些细节没有考虑到位,文字的描述不够精炼,都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所以说,文章修改还是很有必要的。
也许有些的人生经历与同龄人来说形成很大的落差,有些没有经历的事情通过周围人的描述,还有自己的观察体会,因为思想的累积,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观点,也许是浮夸,也许是小儿科,或许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是思想的总结,智慧的结晶,需要留下来保存,以备后用。有些无意义的,也是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