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本奇书,说的是《封神演义》背后的江湖事,从作者钱小吏(小官)头头是道,条理清晰的站在人事的角度来分析神仙打架的事,甚是有趣。也一下子把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热闹非凡的《封神演义》重新捋了一遍,得益匪浅。现,将自己对书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自己小时候一直没搞明白的事,就着这本书的逻辑和角度,重新来整理记录一番,备以后作为谈资。
问题一:封神计划是怎么产生的?其目的又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天庭要招公务员。
【封神计划的发起人是谁?】
官方称谓:昊天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玉帝老儿,天庭最高的统治者,享有终身免选举、无限连任的权力。天上最大的神祗,众神之王。(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他老人家的诞辰,以前拜祭也只有天子有权为之。)
【为什么要发起封神计划呢?】
因为当时在天庭里的神仙稀少,只有瑶池金母(玉帝老儿的老伴,俗称:西王母)等一帮仙女和老仙女。好不容易有个女儿龙吉公主,又犯事被贬下人间。也就是说,天上神仙太少。神仙一少,玉帝出巡,上朝,都没有一班神仙在两旁帮衬,实在寂寞无趣。于是就想招募一批人才为神仙,给自己壮壮声势。
玉帝老儿要招公务员,一旦有了想法,如何付诸行动?
首先想到的人选是:让仙首十二称臣。(仙首十二分别是: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狭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后入释成佛,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后成文殊菩萨, 九功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后成普贤菩萨,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后成观世音大士,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不过总而言之,玉帝想要这些杰出人才上天庭做官(公务部门做公务员 )
但是,问题来了,这十二位是仙首,既然是仙首,又哪里肯俯首称臣?与其给你做手下,不如随便找个山头去逍遥自在?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众神之王都发话了,面子还是要给的,再不情愿也总得应付一下。
于是三教(三教指阐教、截教、西方教。鸿钧老祖的三名弟子分为两教: 阐教: 老子(大弟子)、掌教教主元始天尊(二弟子) 截教: 掌教教主通天教主(三弟子) ,西方教:掌教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的众仙首们,就聚首和谈了一次,定了一个由365位正神组成的封神榜。其含义就是:我就不来了,但是给你选365位手下,差不多够意思了吧。
方针定妥之后,接下来就要去找这365位正神,去哪里找呢?
向上级部门输送人才,送太次的肯定不合适,把得力干将送去有实在舍不得。
难啊······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