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总是觉得,一项技术的创新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技术研发出来了,只要技术本身不错,解决问题的目标就能达成。但是,这个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结果有时候也是出人意料的。
昨天我们提到了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的名著《贸易打造的世界》,里面就提到了一个例子。
距今150年前,1869年,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了,我们都知道这条运河对于世界贸易的重要性。这条运河的开通功劳,表面上是埃及几十万劳工奋斗的结果,但别忘了,这背后的技术,掌握在当时的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的手里。比如说当时最新的挖掘机械。而且运河的开凿主要是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带,当时的中东没有过这么大的工程,为了给工地供应淡水,英国人还使用了海水淡化设备。最后终于凿通了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欧洲到亚洲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再不用绕道非洲南边的好望角了。
运河开通以后三个月内,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孟买的航运成本下降了30%。而且由于轮船的速度也在不断上升,法国马赛到中国上海的航程由110天缩减到了37天。东西方之间的人员、产品、观念的流动一下子就大大加快了。这是好事吧?
那好了,请问,欧洲人开凿苏伊士运河是为了什么目的呢?表面的目的当然是节省航运成本,更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他们的东方殖民地,更更深的目的,是为了把欧洲文化更方便地复制到亚洲去。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欧洲人觉得,因为有了苏伊士运河,亚洲殖民地和欧洲宗主国之间的关系一下子被拉近了,那以后亚洲殖民地一定会被欧洲逐步同化,西方人的习俗一定会取代当地人的习俗,当地人一定会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最终形成欧洲化的社会。
比如当时的荷兰殖民者就是这么预言的。荷兰人当时在东南亚有一个很重要的殖民地,叫做荷属东印度,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荷属东印度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比如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之类。这些岛屿上的民族也比较复杂,最重要的几个民族包括马来人、印度人和华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但荷兰殖民者非常乐观地认为,觉得荷兰的文化一定能够把这些民族全部同化,最后把荷属东印度变成一个欧洲化的社会。
结果如何呢?结果是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荷属东印度不但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化的社会,内部的民族矛盾反而愈演愈烈,荷兰的控制开始松动,同时荷属东印度内部也越来越分裂,这种情况到现在还无法消除。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技术的进步反而造成了相反的结果呢?不是运河开通之后交流更方便了么?
原因非常有意思。首先,在苏伊士运河建成以前,欧洲人从家乡来到荷属东印度,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所以远道而来的欧洲人,大多来了就不想走了,干脆就在当地定居,和当地人通婚,学习当地的主流语言马来语,主动融入当地的社会。
这一点和南非的布尔人有点相似。布尔人不是黑人,他们是白人,他们的祖先是来到南非的德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这些欧洲人来到南非以后就不走了。其实也不是不想走,是回一趟老家太远,太不容易了。所以他们就和当地人通婚,同时相互也通婚,于是逐渐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叫做布尔人。布尔人后来和英国的白人还打过一场著名的战争。
来到荷属东印度的欧洲人原本也是这样,也应该演化出这样一个结果。
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一切事情都变了。欧洲人觉得,原来从家乡来到这里也不是那么困难,回去也很容易,于是就把荷属东印度当成一个短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再去学习当地的马来语,也不再融入当地的文化,而是努力保持欧洲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不再和当地的女人通婚。所以,所谓在亚洲建成一个欧洲化社会的想法自然也就泡汤了。
其实,这几年我们在中国也看到了类似的效应。比如建设高铁,本来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激活沿线城市的活力,给小城市带去客流物流和商流。但是,高铁运行这些年,大家发现,效果可能正好相反。大城市因此得到了巨大的集聚效应。而小城市呢?反而资源更容易流失,向大城市集中。
好,还是回来说苏伊士运河对印尼的影响。再来看对印尼国内局势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的原住民里,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同一个信仰里的人,能有什么矛盾呢?本来大家相安无事。但是这个时候变量出现了,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后,穆斯林内部的矛盾开始被激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在中东的麦加,原来去一趟麦加交通不方便,这些穆斯林也就很难去麦加朝圣。
可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量,就是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原来绕道好望角的船开始走中东这条航线了。那么印尼的,想去麦加朝圣的穆斯林,就可以搭船了。于是穆斯林里比较富裕的那批人就坐船去朝圣。好了,这帮人朝圣归来,不仅在宗教上有了自豪感,而且看到了很多外部世界的东西,加上本来就是相对有钱的人,这些人就要主张对生活方式做巨大的改革,而且越来越看不上那些土生土长的,没朝过圣的土包子们。
而那些比较贫困的穆斯林呢,他们没钱去朝圣,也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那自然就会形成隔阂,印尼的穆斯林就从一个共同体,变成了两派穆斯林,而且他们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就发生了流血冲突。1965年,大家应该听说过印尼发生了血腥的排华事件。实际上这个事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还夹杂了两派穆斯林的矛盾。双方大打出手,最终导致50万人死于非命。
你看,一个技术手段,刚开始奔着一个目的去的。但是说到底,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技术只是提供了第一推动力,这一个推动力出去之后,会怎样扰乱原来的社会结构?社会上的其他因素,会怎么回应这个第一推动力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判断。甚至最后的结果是事与愿违。
今天讲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任何一项技术,不仅要考虑它的直接使用,还要考虑,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的社会场景中,在复杂的社会交互中会发生什么。
最近我看到一个词,叫“军工六性”。什么意思呢?就是生产一个军工产品,一定要关注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你想,军工产品,战场上用的,这是最极端的社会交互环境了,那对产品会有哪些要求?
如果让你想,应该是哪六性?
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三条,就是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还有呢?
第四条,你还必须要考虑到这个产品和其他周边因素的配合能力,这叫保障性。你看,这就已经不能只考虑产品本身了,而要考虑其他的社会性因素了,比如它是不是好生产,好保存,好运输,等等,这叫保障性。
还有一个第五性,就是在战场上真要用到了这个军工产品,它还应该有很好的维修性。这是一个更进一步的社会性要求。战场上这玩意万一坏了,是不是方便维修?是不是方便不太了解这个产品性能的人维修?
这有五性了。还有一个,叫测试性。什么意思呢?
你想,在战场上用的产品,真到了要维修的地步,就已经要出问题了。能不能随时随地,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判断,它是可工作还是不可工作?是性能完好还是性能下降?就像我们的手机电池显示电量百分比那样,让我们随时能够知道它的状态。你看这叫测试性,这是又进一步的社会化要求。
说到底,技术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因素,只有把技术还原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你才会知道它的全部面目。
天边的牧祝您好运!如果您觉得好!就请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