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读文章:《鉴赏家》。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颇感无趣。
关于鉴赏,也没曾进一步了解过,凭着记忆中不知何处刮来的碎片,色泽,质感……觉得十分晦涩,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
后来实在无聊,与其躺在床上假寐,索性一咬牙点开来看看。
叶三是个买水果的,专送大宅门,二三十家,家家都熟,喜欢到处走,见得许多景致,懂得各地乡风,热爱生活。
季陶民是个大画家,不慕名利,厌恶假充内行,不喜谄媚,不当众作画,画时斟一壶酒,就着上好水果,也乐得自在。
“懂”将两人联系起来——叶三给季陶民送果子,不为了挣钱,是爱他的画;季陶民也就愿意他在旁边看,认为他是真懂。
小说中固然展现出许多美,生活美,艺术美,多彩,丰富。
但“高山流水”是我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高山流水遇知音”,一个擅弹,一个善听。这里也如此,一个爱画,一个懂画——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
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何以见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对!”
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扑面而来的画面感。
简简单单的对话,是两个知己心与心的交流。
没有任何利益的勾结,只有对艺术纯粹真诚的追求,多么干净纯粹,多么令人憧憬的情谊。
我也希望有这样一个人,我懂他的欲言又止,他懂我的言下之意。
汪先生曾谈及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
我觉得这样的表述完全适用于他自己的小说。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大喜大悲,却能把读者牢牢地吸附住,带入进去。
读到杏子,桃子,樱桃,枇杷,忍不住想买一个尝尝;读到叶三深深惊呼的地方也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会心一笑;读到日本人想买季陶民的画,生怕叶三卖给了他。
这篇小说,读来有一种竹林听涛的清气,真实,自然,满心堂的浊气被分解的一干二净。
我爱他字里行间那种健康的人性和不造作的美好。
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
来听听为你准备的故事。
来到这里的人不多,恭喜你找到组织。
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