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界最伟大的24种教育方法,最好的启示,家长一定要看!(二)

世界最伟大的24种教育方法,最好的启示,家长一定要看!(二)

作者: 响丁当儿童托管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4:12 被阅读0次

    13、破窗理论: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斯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在富人区和穷人区放了两辆一样的车。放在富人区的车,是完好无损的,过了一个星期,它还是那样;在穷人区的那辆,他摘掉车牌,打开顶棚,没过一天,就被人偷了。

    后来,他把那输在富人区的车打破一块玻璃,没过几个小时,就被人偷走了。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以这个试验为基础,提出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爱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这就是环境影响的作用,而家庭环境,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一个秀才,因为临考,带着快生产的妻子去赶考,中途劳顿,妻子临产,正好一家铁匠家妻子也生产。

    两家孩子同时同时出生。多年后,秀才的孩子顺利的考上秀才,而铁匠的孩子竟也做了铁匠。这种家庭影响现实中,例子数不胜数。家庭教育,也就显示出,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所以,得反过头来,用这些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14、天赋递减法则:教育孩子要趁早

    儿童的潜能培养遵循着天赋递减法则,即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教育的越多,其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的越少。在我国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

    有经验的渔夫说,现在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撒网的人少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在读书呢,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开始练起,这也就能解释,巴西虽不富,但其足球人才却很多的事情了。

    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5岁开始练,小提琴如果不从3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潜能递减的现像。

    15、超限效应:不要过多的批评孩子

    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的很好,他准备多捐点钱;十分钟后,牧师还在不停的讲,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钱了。牧师终于讲完冗长的演讲,作家不仅未捐钱,反而拿走了两块钱。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这种效应在家庭中时常发生。例如孩子错了,父母会一次又一次的对孩子做出同样的批评,这些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讨厌。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事实上,只要孩子不要犯错过大,父母要做的是提醒,不要横加指责。对于小错误,父母应当保留孩子的面子;对于大错误,父母同样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在错误发生后,如果做到以解决方法,来代替指责,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16、木桶定律:让孩子全面地发展

    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逻辑数理、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和存在。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在管理学认为,只要不同的员工,没有优秀与不优秀的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而结果如何,在于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避开了自己的劣势。

    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告诉我们,我们从事某一样工作,总有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长处与短处,要提高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短处,工作就会更成功。对于存在某类知识缺陷的人来说,能力的发挥总是受到瓶颈学科的制约。

    简单来说,企业中搞研发的,如果不懂市场,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就会一文不值;搞市场的如果对技术一窍不通,就难以把自己的产品优点向客户做更有说服力的展示。一个人具有广博的知识技能,让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才可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有专家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学理的学生不懂文,他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大影响,将来创新能力肯定不行。

    父母应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中、小学,是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科安排也比较全面,就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有综合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17、手表定律:给孩子定明确的目标

    尼采说:朋友,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只有一只手表,就可以知道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孩子更准确的时间,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准时的信心。它会把孩子弄的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以哪一个为标准。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同样,一个孩子不同能时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则,他也无所适从。

    有一个智力题目:如果卢浮宫失火,当时情况只能走救一幅画,那么你救那一幅。金奖答案是: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个,那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18、禁果效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早恋对青少年而言是正常的,班主任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施以重压。更不应该粗暴干预,而应该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爱的真谛,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自己对人生、爱情、学业的感悟。

    13岁的德比与艾丽斯走到了一起,一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全力干涉,这反而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后来,校长改变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不仅没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他们纯洁的友情玷污了。过后,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没有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

    加以引导,将情感转发为学习动力,这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法。另一位故事中,父亲对孩子说出一番忠告:你被一位女孩喜欢,说明你很了不起;你喜欢一位女孩,说明你的眼界很开阔。你如果就在这里发展,你可以跟她继续来往;如果你要在市里发展,应该在市里解决这个问题;在省里发展,就在省里解决;在北京发展,就在北京解决;在国外发展,就出国解决。

    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解决,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孩子看的更远。

    19、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勇对挫折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不好,她阻止了医生。

    她平静的告诉拉吉夫: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的承受它。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的忍受了这一切。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时常出现,就很多挫折常常无法避免,让孩子勇敢面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平稳。一家德国公司招聘10名职员,一位青年看见自己没被录取,悲痛欲死,回家便要跳河自杀,所幸被亲友救下。正当他悲伤之际,从公司传来好消息,他的成绩是被录取的,但电脑有误。他欣喜若狂。然而,德国公司再次拒绝了他。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担当重任。

    让孩子自己多多尝试,让他们自己得以教训,这比经验往往更重要。

    20、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多少钱满足他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从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状态。

    布赖恩有一个嗜酒如命的单身母亲,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他去上学的呢。他说:每年都至少有一位老师夸我的作业。

    因为他们,我才坚持着做我的作业。上中学了,我已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我的中学校长知道了我的情况,他照顾我,关心我,每次逃学,他总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谈话,就像老爸一样。在他的帮助下,我又对读书充满兴趣,完成高中课程,并考上一所文科艺术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读书期间因参加全美大学生艺术创作大赛获得一等奖而闻名全国。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说,这就是“真爱法则”。他说: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在孩子调皮时,给他真爱,是用心的关怀、交流,而不是下结论,放任自流。

    21、马太效应:让孩子自信成长

    《圣经》上有个故事。一位富人要去远行,临行前,他将财产委托给他的仆人掌管,根据各人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5塔伦特(注:这是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塔伦特,第三个仆人1塔伦特。第一个仆人通过经商赚了5塔伦特;第二个仆人也赚了2塔伦特;第三个人却把钱埋在土里。

    富人回来了,对第一个仆人说:你是位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他把第三个人的1塔伦特夺下,给了第一个仆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将这种现像称之为“马太效应”。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的存在,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产生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儿童自信心的培养上,越有自信心的孩子,就越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帮助,取得更多的好成绩,而这些好成贯又会进一步刺激孩子自信心的成长,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22、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后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们必须独立养活自己,这也是自然法则。如果你不懂的生存,你就被淘汰。

    一位年轻的母亲,带自己的孩子去公园,有很高的台阶,孩子兴奋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时候,他望了望母亲,母亲慈爱又鼓励的眼神,他终于自己爬上去了。人生的阶梯,我们不知道要经历多久,但有一点,没有人可以帮我们来爬这个人生阶梯。

    因而,当我们舍不得让孩子受这个苦那个苦,如开车送上学等,谁知道,这在以后,孩子会失去多少难以学到的东西呢。没有人在孩子的未来可以帮他,只有他自己。所以,有远见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财产留给后代,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唯有他们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否则,富余的财富,让他们失去创造力,后代的后代也更难以保持家族的优势地位。

    23、鲇鱼效应: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都已经死了。但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活鱼比死鱼可是贵上好几倍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渔人在这船的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出于天性不断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流动国,激发了其内部潜能,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它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内部潜能。在孩子教育上,给他们竞争的舞台,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以后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保护反而适得其反,动物园里的老虎,看来起像猫,就是缺少竞争。

    24、刻板效应:对孩子的偏见

    有些父母,总是记着孩子的“不是”与“错误”,对孩子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语言去评价他,这就伤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有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众人回答: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调查者后来向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答不对这个简单问题呢。这就是“刻板效应”,也叫“定势效应”,即依照自己固有的看法,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去推想,所以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这方面的经验,因而一下子就能答对答案。

    苏东坡有次看佛印,看到他坐着,就说:你看起来是坨屎;佛印看他是站着的说:你看来是一座佛。苏东坡大笑而去,回家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笑道:你以为你得了便宜,其实你心中想着屎就会说是屎,他心中想着佛就是佛。

    不要让自己的刻板,印记孩子的进步。要对他的进步看在眼里,放在心中,还要及时表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最伟大的24种教育方法,最好的启示,家长一定要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xa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