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
去时正遇上沙尘漫去南国,浙江出发,经江西、湖南,到广东,1500多公里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界上,竟都被一片灰白笼罩。
好在回来时,天空已自证清白。
但另出一乌龙。因对沿途景致观察的病态追求,但凡出行,我极注意位置,飞机或火车,只要能选座,我必选靠窗位,且往返要分坐左右两边,一来一回,尽收全景。
飞机很简单,航旅纵横上值机选座即可,精确到具体座位。高铁提供座位位置,但不能选择具体车厢号或排号,且12306不确保能选中位置,比如购票时你选靠窗A位,可能会被告知A座已满,随便发你个B座C座,如不认命,就退掉订单,换个app再试,比如飞猪,可以花钱买确定性,12306没有的靠窗位,很多时候在飞猪花钱就可以订到,这里面有啥猫腻还是飞猪预先抢下一些票再供给自己用户,暂不得而知。
总之,我精打细算之后,订好去程的F座,回程的A座,不管你有没有疑问,这里我都需要说明下,为什么来回是不同靠窗座号呢?以飞机座位为例,去程A座,回来时飞机掉头,左右互换,要想看另一侧的风景,就得仍选A座。但高铁的不同点在于,它并不掉头,而是头尾互换,把座位180°转个儿,因此往返要选不同的靠床位才能实现全景覆盖。
自以为万无一失,回程上车发现阴沟翻船,我的A座和去程的F座是同侧,瞬间反应过来——其实我以前就发现过,可太久没坐记忆蒙尘——高铁不同车厢的座位是错开步置的,比如1号车厢是A座在左,F座在右,2号车厢可能就是F座在左,A座在右。而车厢号是无法选择的——花钱也无法选择。
这一bug让我懊恼不已,加上我旁边座位是一个年轻父亲抱着一个三四岁男孩,原本对我来说是享受的旅程,一下子成了要忍受的煎熬。我将在没有新鲜感的景致和小孩不时哭闹的侵扰中度过六七个小时。
预期降到谷底之后,迎面都是欣慰。
首先窗外天空比来时清透不少,拉回不少观景兴致,
其次身边父子安静得很,尤其这小男孩,全程无哭无闹,除了偶尔和爸爸对话时的轻语,几乎不出声,两次与妈妈视频,几乎是沉默以对。不过从中,我也大致猜度出这一家三口的状况,年轻夫妻在上海打工多年,儿子出生后一直放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这次是爸爸专程来接儿子到上海去待一段。爸爸对儿子极尽温柔,几次侧头去吻他的脸,视频中的妈妈也是花样讨好,面对默然不语的儿子,连连自我许诺。
此外,前后座位们也都出奇地安静,似乎整个车厢里聚集了斯文人——多么不易——这是我坐过最安宁的二等车厢。甚至可以进行冥想。
所以,当车到半途,窗外天色着黑,我开始看书时,状态极好。沉浸式阅读直到下车。
傍晚时分按了几张窗外村野。
有一点很奇怪,天稍黑时,车经江西,不时路过一些村子,除了路灯,全村几乎没有家里灯光透出来。即便是路过的镇子县城,大片大片的公寓楼,灯光也是异常疏廖。
希望是车窗过滤了瓦数较低的家用灯亮,或是我视力欠佳。否则这空心化的程度令人惊心。
凌晨到达,与十八骚胡吃海喝。
这,,,旅行文学?
书酒相宜。
蔚来的海底捞服务,不能说很棒,只能说无敌。
在杭州市中心却不太为人知的伊斯兰星月。
我第一次骨折是小学3年级,
她比我多撑了2年,嗯也是代际进步。
午夜1点半的莫干山路,一路红灯,每个都恰好吃牢?
杭州不是「城市大脑」搞了多年了么?难道是夜太深AI闲着没事故意逗我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