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常有的台词是:小二,切半斤牛肉,温一壶酒来。而此时的外景一定是风紧雪大,天地苍茫。这时的牛肉和酒便不再是单纯的酒肉,倒成了一种温暖,或者寄托。
冬天宜酒,宜白酒。旺旺的火炉上坐着小酒壶,壶里没有日月,只有56度以上的粮食酿。酒香就是暖的,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暖到每个毛孔。
对酒,一个人也好,二三知己也好,各有各的趣处。
一个人可以不急不缓,随心所欲,只是不要想太多,更不要想伤心事,免得酒入愁肠。倒是听着戏最好,戏文懂或者不懂不重要,只是觉得有人陪着,孤单但是不寂寞,自斟自饮饶有趣味。
有几个朋友一起也好,但不要拼酒,不要太多聒噪,不要生拉硬劝,彼此了解,随意自然,尽情而已。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偶尔说错也不用挂心。知己嘛,若是还要小心翼翼或者谨言慎行,就没必要在一起喝着酒说着话了。
其实,喝酒时不用很多菜肴,以前很不懂为什么有人可以就着一盘花生或者半个咸鸭蛋就可以喝到淋漓,现在才知道真正懂酒的人不是为了吃什么或者喝什么酒,那只是面对自己的一种方式,直接简单,但是真诚。
而酒至微醺,喝的便是一种境界了。仿佛云和水都入了胸膛,而微醺的人觉得自己也是了水或者云的一部分,很惬意,很美。出世之人靠修为到达禅境,而俗世里的人们可能会在酒里体验片刻的出离,某一片刻的天人合一。
冬日宜酒,因了冬的冷,也因其沉静。沉静就会慢,慢就会有时间留给自己或者别人。不用着急去看春花秋月或者着急感受夏日的晚风,山的黑雪的白才是灵魂的本色。此时对酒,才会离心最近。
也许,冬日宜酒应该是一种境界,寒冷中有暖意,沉静中有希望,入世中有出世。
现在,冬天过去很久了,离下一个冬天的到来也还很久,白酒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有,而这境界却是难得。
马路边到处都是大排档,到处都是喝酒的人群,啤酒喝掉了一箱又一箱,吵着,闹着,喧嚣着,一派烟火人间的胜景。
这倒让我到底惦着冬日安静地喝一点白酒了,温一壶,斟一小盅,细细地呷一口,然后等着酒的热入嘴入喉入了五脏然后至全身。
心会一点点飘起来,再慢慢静下去,然后觉得天地唯我,山水沉寂。
白居易有一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日里喝一点酒,就这样简单的二十个字,你懂,我懂。
苏枕月 2018.6.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