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瑞·马库斯 橙全心理 4天前
本期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怪诞脑科学》,作者盖瑞·马库斯是一个23岁就获得MIT博士学位的天才心理学教授,师从史蒂芬·平克。这本书讨论了不少人类在认知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比如我们的记忆系统到现在为止都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许多需求,反射系统的形成环境也跟现代完全不同。书中很多例子和结论,都非常有启发性。作者根据最新的心理学和脑科学总结出13条应对大脑认知缺陷的科学建议。
以下内容摘编自《怪诞脑科学:战胜
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
作者 | [美]盖瑞·马库斯
01
尽可能考虑有无其他可行的选项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类并没有养成以冷静而客观的方式考量证据的习惯。我们可以用来提高自己思考和推理能力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训练自己考虑有无其他可行的选项。即使简单到仅仅勉强自己列举出可行选项的做法,都能提高我们推理的可靠性。
大脑会不由自主的被当前最关注的事物占据大量的带宽,对有一些有可能 发现的情况视而不看。——我们要仔细推敲还可能发生什么,或原本可以成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关心当前的态势。
我们对自己最关注的事物之外的其他想法和可能性,投入的关注越多越好。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你的系统思维(深度好文)》一文指出人思维上的局限:实际上,我们都是以一种「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错觉存活在这个世上的。
我们几乎不去想见,那个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时又误以为我们所遇见的都已经在掌控之中。
正如罗伯特·鲁宾(比尔·克林顿任总统时的首任财政部长)所说:“我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曾经遇到一些人,他们似乎对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比我对任何一件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
在做出正确抉择之前,我们往往需要把不会采取的途径和最终选用的途径都加以考虑才行。
延伸阅读:《知乎高赞 | 这个世界上成熟的人并不多》
02
重新界定问题
同样是一句话,但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会带来完成不同的效果。比如:那块肥皂达到了99.4%的纯度还是具有0.6%的毒性?
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政治家、广告商、媒体甚至每天接触的人中都习惯杜撰我们听到、看到和读到的一切信息。
把每件事情都尽可能地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们作为消费者、公民的工作,就是必须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对任何被问到的事情都养成再三思考的习惯。
我应当把关于“安乐死”的立法理解为一种防止人们死于杀人凶医之手的方法,还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帮助人们死得有尊严的途径?我如果减少兼职工作的时间,是会缩减自己的收入,还是可以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们了呢?
如果能够换种思路考虑问题,那就不妨一试。背景关联记忆意味着我们总是得逆向思维:我们如何思考一个问题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内容,而我们的记忆内容又会影响我们能够得出的答案。因此,对每个问题尽量以不同方式提问,在避免这种偏差方面很管用。
延伸阅读:《内心戏再多,也得不了奥斯卡 | 如何停止自我攻击?》
03
始终牢记: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在全美人口的各项统计调查中,有一项非常有趣的知识,他们鞋子的尺寸和他们的常识水平高度相关:鞋码大的人通常比鞋码小的人懂得更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买一双更大的鞋子就能让你变得更聪明,或者长着一双大脚就代表你的智力水平很高。
这种相关关系,和其他许多相关关系一样,看起来似乎比它的本质更重要,这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把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的倾向。
我所描述的这种相关关系是真实存在的,但由此引出的自然推论——其中一个因素必然导致另一个因素的出现——则是不存在的。
在这个例子中,相关关系存在的原因是脚最小的人是婴幼儿和蹒跚学步的小朋友们,他们还没上学,当然不懂历史和地理知识。
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多读书的人能赚到的钱会更多一些。这就是一个相关因素,而不是因果关系。
延伸阅读:《28幅心理漫画 | 只有成年人能看懂的生活》
04
永远别忘了控制样本的大小
从医学研究到棒球成绩统计,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用来得出结论的数据规模。
任何单一事件都可能是随机的,但同一模式的反复出现就不大可能是一个偶发事件了。
从数学上考虑,样本数量越大,统计结果就越准确。
这就是为什么平均来说,对2000人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要比只对200人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更可信。
虽然这个事实如此醒目,但人们仍然很容易忘记去注意样本的大小。首次将这个规律表述为“大数定律”的人认为,这个规律是如此浅显明晰,“以至于最笨的人都能凭大自然赋予的某种本能而理解它”。
但事实上,人们经常会忽略它的存在。我们不得不为数据模式寻找某种解释,面对一些小规模的样本,比如,几场棒球比赛的成绩或某天的股市波动情况,这样的样本反映出来的不过是随机因素的影响罢了;在最近10场棒球比赛中击出0.400的成绩的家伙是因为“他的球感真的很棒”;而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而言,不是因为一个平时成绩只有0.300的击球手可能在短短几天当中,碰巧具有了打出0.400的成绩的水平。
股市分析员经常试图把每天的股市波动和一些特定新闻事实联系起来。“股市今日走高,是因为阿珂姆联邦公司发布的第四季度的业绩高于预期。”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听到某个分析师说“其实,今天的行情上涨很可能只是股市的随机波动而已”是在什么时候?
令人兴奋的是,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已经证明了可以在半小时之内,让普通人对大数定律更加敏感。
延伸阅读:《婚姻是一种人生观,还是一种价值观 | 吴军的投资视角》
05
预知自己的冲动并事先约束
奥德修斯把自己绑在帆船的桅杆上,以此抵制海妖塞壬的诱惑。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得好好地向他学习。例如,我们可以把自己在酒足饭饱之后计划下周要买的食品和我们在饥肠辘辘时到商店买的垃圾食物进行一个比较。如果我们事先就打定主意只买计划好的食品,那我们带回家的将是一篮子更健康的食物。
在美国有人会设立“圣诞节购物储蓄”,为了到时能够肆意购物而整整一年都不敢动用账面上的钱财。这种行为被经济学家们视为彻头彻尾的非理性行为。然而,一旦考虑到人类在进化中存在的局限性,这种行为的出现又变得完全合情合理了。
诱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最难抗拒。
因此,如果我们对未来有所筹划,与总是冲动行事相比,会过得更好一些。所以,聪明人喜欢按部就班地工作。
就象培养习惯过程中,形成固定的节奏,比如每天10分钟运动,读10页书,写上几百字,按固定的计划去执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获得更多的收益 。
延伸阅读:《选择如何改变命运 | 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
06
别只是设定目标,要制订应变方案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几乎不可能完成一个表达模糊的目标,如“我要减肥”或“我打算在最后期限到来前写完这篇稿子”。
并且,只是把目标表达得更详细“我要把体重减少6磅(约2.7千克)”也不能起到足够的效果。
但是,心理学家彼得·葛尔韦泽(Peter Gollwitzer)的研究表明:要是给希望实现的目标制订细致的应变方案,采取“如果X,就Y”,例如:“如果看见法式炸薯条,我就走开”的形式,就能极大地提高成功的概率。
我们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必须经过更古老的祖传反射系统。于是,细致的应变方案通过把抽象的目标转化成我们的祖传系统能够理解的形式(如果……就……是所有反射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从而提供了一种帮助我们绕过大脑认知局限的方式。这样,由于我们掌握了大脑古老系统所使用的语言,我们实现工作目标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以前特别提过 ,建立计划时,要写下“如果---就---”,提前预判出你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做出应对,会让你的计划更容易成功。
延伸阅读:《凛冬将至的守护者 | 为什么我们需要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07
在任何时候,如果你已经疲惫或心里还在考虑其他事情,就尽可能不去做重要决定
身心疲惫(或精神涣散)之时进行思考,和醉酒之后开车没有多大的差别。
因为疲惫之后,我们更多是依赖我们的反射系统,而非慎思系统。
我们精神涣散时也是这样。
比如,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边让一个具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努力去记7位数字,一边让他在水果沙拉和巧克力蛋糕之间进行选择,他多半会选择巧克力蛋糕。
如果我们只想凭情绪判断,也行;但如果我们想理性行事,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一些胜利的先决条件”——而这就意味着,在做重要决定之时,我们需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并全神贯注。
延伸阅读:《潜意识造就了人类的大部分决定 | 鲜为人知的心理学冷知识》
08
随时在收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比较
这道理听起来连小孩都懂,然而实际上它并非大脑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想法。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不是处于一种“预防”心态,即强调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代价(如果我不去参加音乐会,就会浪费买门票的钱了,就是处于一种“促进”心态,即强调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听音乐会太有意思了!谁会注意到我上午上班晚了一点呢)。
做出合理判断的前提显然是权衡利弊,然而除非我们提高警惕,否则我们的性格和情绪往往会成为理性判断的绊脚石。
顺便说一下,我们得特别留意经济学家所说的“机会成本”。
无论何时,在进行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投资时,我们应当仔细考虑这笔钱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什么事情。
一旦这笔钱用于投资这件事,就不能用来做另一件事情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经常被我们遗忘。
在个人层面上,考虑机会成本就意味着我们无论决定做哪件事情,比如去看电视,其实都是在占用原本可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比如做一顿美餐或陪孩子出去骑单车。
就象你玩游戏、刷抖音,看起来只是浪费时间而已,但明明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其它的选择,你损失了其它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心理沉没成本 | 为什么说有时放弃比坚持更有价值?》
09
设想你的决定可能会被他人抽查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要给自己做出的答案说明理由,他们就会比那些不做这方面准备的人们显得公正客观。
当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时,我们往往会投入更大的认知精力,更详细周到地研究各种信息,并相应地做出更复杂的决策部署。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如果在公共咖啡机上面放一张画着一双眼睛而不是一些花朵的海报,那么办公室员工在取咖啡时就可能会更自觉地主动付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海报上的眼睛让他们感到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延伸阅读:《我就是无法“活在当下”,那又怎样?》
10
和自己保持距离
佛教徒告诉我们:当下最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这么说完全没错。如果一辆失控的汽车正朝你冲过来,你会不顾一切地丢掉手里拿着的任何东西,全身心地只集中于当前目标,即立刻逃离汽车撞来的方向。
但如果我想要以吃一块巧克力蛋糕作为这餐饭的完美落幕的话,那就得问自己:相对于我“保持健康”的长期目标而言,我是否对“满足自己对甜食的嗜好的”当前目标看得过重了?
发电子邮件痛斥老板一顿会让你现在的情绪得以发泄并自我感觉良好,但很可能在下个星期你就会为此后悔不迭。
我们的大脑对于远近的考虑机制几乎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对大脑而言,近,是明确具体的概念;而远,则是抽象的概念。
不是任何时候以抽象的概念来考虑问题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你还记得自己上次承诺的6个月之后要做的事情吗,比如,出席慈善活动或到孩子就读的学校去做义工?
在当时,你很可能看不出你的承诺对你有任何妨害,但随着兑现日期的逐渐临近,你会感觉它简直就像一个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问问自己,未来的我会对现在的这个决定产生什么感受?
认识到我们的处理方式在此时此刻和将来会有所不同,并尽量平衡和利用好即时和远期两种思维模式,这对我们很有好处。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因为把选择完全建立在即时所想的基础上而深受其害。
在这方面,一个不错的结论就是:稍等片刻。
如果等到明天你还想要这个东西,就证明它可能的确重要;如果你对它的渴望已经消失了,就说明它并非一种迫切的需求。实证研究表明:非理性行为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消散,而要做出复杂的决定,则需要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仔细斟酌,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延伸阅读:《大脑会骗人,身体却记得 | 如何目睹一次自己的情绪流动?》
11
要当心生动化、个性化和逸闻趣事
这是从前面“和自己保持距离”的原则中推导出的另一个必然结论,但它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蒂莫西·威尔逊做的关于在校大学生和避孕套品牌的研究,它得出了一个经典结论,即“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
在实验中,受试者得到两个消息来源:一个来自《消费者报告》上数据充分的结论,它推荐的是避孕套A;另一个则来自一则逸闻趣事,据说是另一个学生写的,它推荐的是避孕套B,理由是有人使用避孕套A在“嘿咻”过程中不慎破裂,从而让当事人极为焦虑,担心自己可能怀孕。
几乎所有大学生原则上都认为《消费者报告》上的结论更可靠,并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挑选避孕套时不要受那个逸闻趣事的影响。
但当问及他们自己的选择时,差不多有1/3(31%)的大学生仍然相信了那则生动的逸闻趣事,从而选择了避孕套B。
我们的四足祖先可能不得不留意那些色彩鲜艳或表现异常的事物,但我们现在则有幸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慢慢考虑,并且我们也应当利用好这一优势,通过对客观且科学的事物加以特别关注,来克服我们易受生动性影响的弱点。
延伸阅读:《选择困难那不叫病,那叫热爱生活 ! 丛非从》
12
挑选重点
我们做出的决策会让我们付出心理上,甚至身体上的昂贵代价,并且我们不可能等到自己掌握全部信息并拥有充足时间时,再对每种意外情况及其应变对策进行仔细考虑。
那个古代寓言中的驴子虽然面临着两堆同样远近、同样诱人的干草,最后却活活饿死了。
总之,请把你考虑得最认真仔细的决策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延伸阅读:《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13
尽量理性
这最后一条建议听起来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完全可以与世上最没有价值的股市箴言(“低买高卖”——在理论上完全正确,在实践中根本没用)相媲美。
然而,提醒自己要理性并不像它听起来那样一无是处。
书中关于信念那章提到的一种“必死无疑”的现象:那些被引导去思索自己必死命运的人们,对其他族群人们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更加严厉。
而我们仅仅通过告诉他们要三思而后答,在回答时要“尽量理性并先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凭着“内在的反应”来进行回答,就能降低这方面的影响。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告诫自己要理性就能产生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你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自动启发自己在生活实践当中使用我在前面曾经介绍过的种种技巧,如考虑替代方案,或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仅仅告诉自己要理性可能还不够,但这样做的同时,再配合使用其他技巧,就能看到这方面的效果了。
上面的每条建议,都是基于对人类大脑局限性所做的实证研究而制定的。每条建议都针对大脑的某条具体缺陷,并且都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消除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