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好像每天事情都很多,做也做不完,如果很多任务扎堆赶来,而且每一个都不能对付了事,怎么合理安排好时间把它们完成呢?
的确,我们日常就是会遇到很多任务都堆在一起的情况。各行业都在卷啊卷的当下,更是如此。
最近任务也是很多,比如,有三本大部头的书要读,读完之后需要写1万字的解读稿:《埃及四千年》34.8万字,《文字的故事》17.8万字,《战争的战争》17万字。还有公司业务的安排,比如对接供应商、拜访客户、策划和做直播、写些策划案和品牌营销的稿子等等。这每一件都应付不得,马虎不得,需要质量先行。
怎么办?正好看到了正在准备跨年演讲的罗胖做了个分享,给出了解决方案。
首先,如果事情特别多,就把大任务拆分成为小模块,一个个去完成。现在碎片化时间多,鸡零狗碎的时间拿来刷短视频着实浪费了一些,罗胖是把任务都拆分开,把大纲先列好带着,知道自己要围绕的板块有哪些,在出差、等候的时刻,用碎片的时间写个一两千字文案,再组装起来,最终完成。
想到,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把一篇1万字的文字稿拆成了几个板块。拿《战争的战争》举例子,共准备写五个大板块。每个板块计划1500字,加上开头和结尾3000字,这样就是1万多字了。
每个部分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围绕这些主题一块块来完成文章的创作。最后,再梳理连接拼起来。主要是先把大纲列出来,围绕每个部分的问题,各个击破。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觉得这一篇得一万字,怎么写啊?书也有三十万字,这要读多久啊?罗老师也是用的这个方法来写自己每周都要上线的《文明之旅》的稿子的。那么多字的稿子要输出,还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录制视频线上播出,的确很不容易。这个方法让罗胖得以顺利完成他的任务。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第二个方法就是刷牙化,刷牙是什么特点,每天都要做的事,可以量化,就是规定自己每天都要做的几件事。
比如:我计划日更公众号,日更小红书,每天要约见几个人(线上线下都可以),数字都定好几个,如果没有完成,第二天补上,脑子里有一根弦,提醒自己要完成。
再补充一点,其实重要的事情不会很多,有本书叫作《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所以,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重要的。我们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那么什么是重要的事?就是与你未来想要成为的人,想要做成的事密切相关的,有助力作用的事。不是什么你都要做,那样既没有效率,又没有效果。
关注我,一起精进,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