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好归好,但大部分人最终半途而废收场。持续写作,搭建一个长期有效的写作系统,可以在写作这条路上一起走的更远。
图片来自网络1.记录
很多朋友尝试去写一些东西,却总是无从下手,好不容易写出现几段文字,自己都 看不下去,这其中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素材积累不够,每个人生命中那些忽明忽暗的记忆和闪烁跳动的灵感没有好好梳理和安放,它们随时出现,又转瞬即逝,到最后绝大多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却再也记不起来,就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什么 也没留下。
本该充满过往的岁月却无迹可寻,非常可惜 ,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思考,或许多幼稚也是最真实的自己,而如今都已模糊不清,模糊到已分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故事的结局,哪些是开始。
记录一本书的思考,记录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事情的梳理,思维会变的越来越有秩序,此时的记录已经超越记录本身,它变成一件利器,而非一项任务。
2.思考
记录本身会引导你深入思考。
记录这件事情,刚开始可能没什么感觉 。你可能会说,在这样一个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人人都你追我赶,竞争压力都大,忙着赚钱,无比焦虑,哪有时间写东西呢?
如此,你便错了,忙不是理由,其实更多的是人的惰性, 大哲学家罗素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大部分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每天刷着各种平台的大量信息,一次又一次的收藏,仿佛收藏的就能获取知识的精髓一样,而真正有用的知识是需要自己独立思考 的,但我们却没能参与其中,渐渐变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听信权威。所谓输出倒闭输入,真正输出有价值的东西,会迫使你的输入更系统,更深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写作的本质就是认知升级。
有了记录和思考的写作核心后,写作系统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构建写作系统意识有助于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其本质。
图片来自网络那么如何建立写作系统呢?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系统, 即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简而言之,就是 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
在写作上系统分为内外两种形态,在外,有序高效的信息收集整理,直到输出的过程。在内,输入和输出的核心要素的方法。
1.过程(信息采集-输出)
科学证明,人脑并不擅长记忆,而更长于思考和识别,所以万维刚老师也说过,我们要专注于识别,而非记忆,记忆这种事我们可以借助外脑,如各种笔记内APP。
现在相关的APP很多,功能也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都有信息搜索功能, IBM做过一个研究,让人去找一封电子邮件,有的人喜欢搜索,有的人喜欢平时就把邮件分类。结果搜索的人平均只需要17秒可以找到他想要的邮件,而分类的人则需要58秒。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收藏到APP中。
关于灵感碎片(相当于知识卡片),同样可以集中存放,记下来,就等于解放大脑了, 不成熟的想法先放着,慢慢积累,什么时候素材够了自己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动手 这是借助外部工具,把想法壮大起来,即可写成一篇高质量且有新意的文章,如果没有灵感素材的随时记录可能看过的一些精彩的点,随着时间流逝都会忘的一干二净。
在每条笔记中可设置标签,一旦在写某些文章 的过程中想参考自己采集的相关信息,一搜便知。
2.方法(信息拆解-加工)
这是对优秀作品整体风格和对表达要素的理解。
表达要素分为两个方面:
一,核心概念,对新观点,新概念的采集和分析,如金融行业,有非常多的专有概念和名词,只有搞懂概念背后的真实含义才会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理清逻辑关系,同时也便于日后引用。
二,修辞技巧,在文学类,比如开头,结尾,比喻,动词,感动的点,类比,过渡,金句等,在非虚构类要积累一些概念,思维模型,反常识观点,可以极大的提升你文章的知识密度,也就是所谓的干货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前并非割裂的关系,而是共生在系统里,为你的写作助力。
再说知识加工,最简单实用 方法就是”见,感,思,行“的加工方法,所有采集的信息都要如此加工一遍,形成一个知识点,同样的知识点,再加工形成更大的知识点,如此形成一个知识网,假以时日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便逐渐形成了。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利用写作将事件复原(复盘),分析优劣得失,把经验转化成能力。有关复盘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赘述,大致为:回顾,对比,剖析,总结。
图片来自网络对于写作,如果真的需要坚持的话,那一定是没有找对方法,因为它就像一双专业的徒步鞋,当你穿上它健步如飞的时候你会忘记坚持这件事了,搭建写作的系统,让写作逐渐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