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国人从来不曾有信仰。这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国人中有真信仰者少;说“不对”,是因为国人中有信仰者也不少,只是他们的信仰对象,未必是真正能够成为信仰本体的东西,比如欲望、金钱、名利等等。
真正的信仰有二,一是信,二是仰。之所以“仰”,是因为那信仰的对象比自己伟大;“信”,则是坚信这一点。所谓信仰,就是借助一种大善之力,提升自己。所以,信仰的本质是向往,而信仰的对象,必须是一种比人类本身更伟大的存在。真正的信仰者,必须做到三点:自省、自律、自强。假如达不到这一点,便不可能构成真正的信仰。
有个网友曾经问我,如果你的生活跟你的信仰发生矛盾时,你该怎么办?我回答他说,我个人选择信仰,信仰是这辈子活着的理由,没有它,活着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在好多人看来,似乎都是不太理解的。在好多人的眼里,信仰只是一种知识性的点缀,与生活、工作是没太大关系的两种东西,就像你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就算不在乎这一点,你的生活仍然可以继续。
但事实上,对真正的信仰者来说,并不是这样的。信仰是他们活着的原因,是他们的呼吸与生活方式,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动力与准则。任何与信仰相冲突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是他们绝对不会去接受的。就是这一点上面的不同,令好多人都无法理解真信仰者的心。他们不知道,真信仰者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片晦暗的废墟,而是一片美丽的海洋,它宁静、深邃、安详、平和,没有纷争,没有机心,没有造作,时常回响着一曲天地间最美的歌——静默的歌。
当一个人拥有真正的信仰,并且真正地明白了一些东西之后,他的心就是一面镜子,能够如实映照世间一切,却又不会被任何外相所迷惑。他不会因为看见了美女就乐不思蜀,也不会因为看见了丑八怪就大倒胃口。他永远都是在以一种信仰的出世心态,来做生活的入世之事。他永远是事在人为,但又顺其自然的。因为他看破了俗相,知道世上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于是也就远离了各种执著。他的这种心态,便是我们常说的“平常心”,也叫“看得开”。
不过,这个“看得开”,跟好多人挂在嘴边的“看得开”不一样,它是一种很高的信仰,能做到这一点,便是真正的智慧。其区别在于:是否真的看得开?是究竟的看得开,还是不究竟的看得开?要知道,好多人眼中的看得开,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甚至压抑自我,放弃志向。这不是看得开,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真正的看得开,应该是佛陀的拈花一笑,是世间一切风风雨雨都动摇不了一个人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当然,即使对于真正信仰某种伟大精神的那些人来说,要走到这一步,也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灵魂撕裂般的痛苦,但它绝不是一个需要去支撑的东西。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信仰需要“支撑”,那么它就是一种做意的东西,是你在自己骗自己,它绝不是真正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超越物质,不假外求,更无需支撑,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我认为利他、利众就是真正的信仰,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我都无需刻意地去支撑这种信仰,因为我绝不会背弃它,就像我不会丢掉我的呼吸一样。有的人信仰爱情,也是一样。可是当爱上升为信仰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种世俗男女间的欲望热恼之爱,而是一种清净之爱,是一种大爱,它也叫慈悲。真正升华为信仰的爱,其爱的对象便不再局限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而是整个世界。当你真心、无求地像爱情人一样爱世界的时候,你的爱才真正升华为信仰。
有的人也问,既然信仰是一种利众精神,是一种大爱、慈悲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信仰也会让人产生冲突呢?确实是这样。好多自认为有信仰者,在闭关的关房里面,就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口角而大吵其架、大打出手。不过,这些人的信仰并不是真正的信仰,他们还没有达到一种智信的程度,所以总爱盲人摸象。那什么才叫智信?真正的信,便是智信,它不是迷信,不是对满天神佛的盲目崇拜,是明白之后的信。只有这种智信,才能产生一种清醒的大力。没有真正的信心,便没有一切。没有信心,更没有菩提心。所以说,有的所谓信仰者,才会打着信仰的旗号,大做利己之事。因此,一个人在寻找活着的理由,并且想要走进信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鉴别真假,一定要明白:教你堕落贪婪者,假;教你明白清凉者,真。千万不能迷信,更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谈空说密,但行为上自私自利之徒,因为他将你领入的,绝不会是真正的信仰。
选自《参透生死》雪漠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