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积极倾听失败的原因
1、不恰当的时间
2、不接纳并信任对方可以独立解决
3、当他人不需要表达情绪
4、没有适可为止:积极倾听仅仅是帮助对方接纳他无法改变的情况,如考试或比赛失败,好友转学等。
怎么用?分享下昨天的失败案例
昨晚下班到家看到爸爸和娃在玩桌游,娃正在为输了游戏而哭泣(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爸爸语气有点凶的,在教育娃输了游戏没关系,没必要哭。娃看到我回家了就有一点想要寻求安慰,我看到娃哭就忍不住的想要安抚他,倾听他的感受,过了一会,娃的情绪安抚好了,我们一起吃晚餐,吃完之后爸爸过了一会就自己回房间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爸爸的情绪)。我留下来陪娃玩,刚开始一起画画,还是母慈子孝的画风,画完画,娃开始给我讲解他自创的桌游游戏,玩了一局之后我就不太想陪他玩这个游戏了(毕竟才5岁,设计的游戏规则混乱有点无聊,但我内心也有点欣慰在于娃能自己自创游戏还是挺好的,但确实有点累有点无聊就不想陪他玩了)我表达了我不太喜欢玩这个游戏,有点无聊。这个表达可能伤害到了蘑菇,他开始发脾气。(现在想来确实我太不好了,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过了一会爸爸出来了,说我不能糊弄一下就陪他玩一会吗,每次就知道陪他玩现成的,学画画,读绘本,你陪他玩的游戏也算游戏,你看我每次都想新的游戏陪他玩,他一个小孩子能想出什么有意思的游戏,你要是觉得无聊就自己想点有意思的带他玩,不然就耐心点陪他玩他想的游戏。(我当时内心是抗拒的,心想你就知道给我仍绊脚石。我当时就是有点累了,就是懒得想游戏。)我说我就是想不出什么游戏,我本来就就是不爱玩游戏的人。他又开始巴拉巴拉讲道理提建议,我已经开始不厌烦了,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你能不能不要说了,他说我是给你提建议,我说我不需要什么建议,然后爸爸就回房间了。(唉,又是不太愉快的一场沟通,但内心还是不痛快)
过了一会又进房间想找他聊,我说,在我有情绪的时候是听不进建议的,然后你刚刚还不停地说教,我就觉得被否定了,你的意思就是我不好呗,我当然就会排斥,就觉得你也没有多好凭什么给我提建议。
爸爸情绪开始缓和,他开始说晚上回来,我安慰蘑菇的时候他就觉得他用自己的方式也可以把蘑菇安抚好,我一回来就参与进来,导致蘑菇又觉得爸爸凶。所以吃完饭他就回房间里了,刚刚我和蘑菇有冲突的时候他一直在房间里听着,觉得我应该搞得定,结果半天了蘑菇还在哭,他心里还有些窃喜,你看吧,你那套也不管用。
(我这时才发现原来他是觉得我干预了他教育孩子,开始反思我当时的处理方式好像也不太好)我说,但你一直在凶他,教育他,娃在有情绪的时候是不想听大道理的。他说我也没有多凶啊,你看我以前确实挺凶现在已经好多了,我就打过他一次屁股,后来再也没打过他了。我确实做不到像你那么温柔,刚刚在看你安慰娃的样子确实也挺佩服你的耐心的,我也觉得挺好的。
我说是的,你脾气确实比过去好多了。
他说确实,我小时候也不爱听我爸讲大道理。我说,下次蘑菇如果再哭,你要不试试看就抱抱他安慰下他,他说好。
(当时还说了很多,时而争论,时而仍绊脚石,时而倾听。回忆好累啊)
反思:听了今天的知识点发现我犯了很多错
1、亲密关系要大于亲子关系
当娃和爸爸都拥有问题时,我应该也去倾听爸爸的,甚至应该先去倾听爸爸,而不是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当我安抚孩子的时候,爸爸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老婆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在孩子面前又做了坏人,内心开始有了情绪。
2、没有分清谁拥有问题
当娃因为游戏输了哭的时候,其实我内心也是不接纳的,虽然我在安慰他,但也有向他灌输输赢不重要,没有必要哭,内心开始给孩子贴标签,觉得他太好胜了。但其实这是孩子自己需要面对的课题:如何对待成败,这个课题成人都不一定能处理好,为什么要要求5岁的孩子不可以难过不可以哭呢?
我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他可能当下就是很在意游戏的输赢,就像大人很在意成败一样,这个时候不应该否定孩子的情绪,觉得他不应该为了输就哭。而是倾听他的感受,帮助他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相信他,给他时间。不能接纳孩子太在意成败,这也是我和爸爸的课题,需要时间放下我执。
3、没有信任对方
无论是对伴侣还是孩子,我多少都还没没办法完全信任他们自己可以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忍不住的想要给建议,说教。希望自己慢慢学会接纳,学会放手。
虽然是有点失败的案例,但也挺开心,虽然有争论,有不愉快,但因为争论也让我意识到爸爸的需求,自己的不足。成人改错本,越是学霸越不怕犯错,勇敢犯错,不断修正,还在蹒跚学步阶段,要继续勇敢迈步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