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苏轼最完美的婉约词,看豪放词的开山鼻祖如何诠释人生!

苏轼最完美的婉约词,看豪放词的开山鼻祖如何诠释人生!

作者: 柒月的風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8:03 被阅读0次

    苏轼苏东坡是豪放词的开山鼻祖。他的词或如小桥流水、我心安然;或如惊涛拍岸、山河咆哮。每一种风格、每一首诗词都成为了一派经典、传唱至今。

    说起苏轼,什么“明月几时有”、“莫听穿林打叶声”、“门前流水尚能西”、“老夫聊发少年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年生死两茫茫”、“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等,太多名句名词了。

    苏轼—明月几时有

    其中或抒怀愤懑、或慷慨激昂、或情意绵绵、或悲怆凄厉,可以说苏轼的词见证了苏轼一生的经历。但是有一首词,却很少有人提到。因为这首词的美,需要咀嚼、需要时间来验证。初读上去,可能会拗口,但再读、又读……,才发现句句神来之笔,真真不愧是一首绝品好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注,从教:任凭,第二句应该这么读:也无人惜/从教坠)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词​

    大家先读个十几遍,然后我们从题目说起。

    题目后半部分基本看不懂,我们一个词一个词来看。次韵:用原作的韵律进行创作;章质夫: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所以你应该能猜到,这是在乌台诗案之后,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的苏轼);杨花词:写杨华的词作。

    也就是说,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是按照章质夫写的杨花词的韵律,重新创作的一部作品。看懂了题目,我们就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内容,这个对于我们理解词作是非常有帮助的。要不然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头一句“似花还似非花”写了个什么东西。

    水龙吟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小桥流水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春色三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最完美的婉约词,看豪放词的开山鼻祖如何诠释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is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