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孩子们却更忙了。
今天去加油,加油站的老哥问我,没补课啊?我自豪的说:“没有”,被教育局知道通报批评少不了的,还会调离一线教学岗位,朋友家小孩,参加外地补习,120小时,费用五万,全封闭的教学环境,保证提高成绩,22天。
五万的费用,孩子一定主观上是想学习的,不然谁会花怎么多钱?
当老师的我是望尘莫及了,还好我家孩子不用补课,这样相当于一个假期赚了五万,贵的,补习效果就好吗?
也许这是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暗示,钱是不退的,学不会,怎么有脸回家,所以逼自己硬学也就学会了。
我也是有人找的,只不过公立学校老师,不准补课罢了。
家长花钱补习,能找到心理安慰,换个角度如果如果课程是免费的,去学习的孩子会用心吗?
不花钱的,质量一般不好,花了钱的,其实讲的跟学校里的也一样,效果差在哪儿呢?
钱能够让孩子享受小班授课,毕竟五万不是什么家庭都有这个补课的决心和实力的,老师一对一指导,还有自我感觉,钱都花了,一定比不花钱效果好。
举个例子,有一本书,是别人的,只借给你一天,你废寝忘食的看,在还回去时,囫囵吞枣般的看完了;有一本书,想看,买完之后放在书架上,想着有时间就看看,结果一个月了,包装还完好的摆在书架上。
毫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谁会珍惜?
记得没有网的时候,去单位下载学习视频,10多个人公用的网,速度堪比老牛,一天只能下载两节课,可回家之后,就会迫不及待的看完,删除,硬盘小,存不下很多,看完再去下载,就这样也能兴趣盎然学着。
现在家里有网,不用提前下载了,打开电脑登陆网盘,就能开始学习,结果三个月来,一次都没主动学习,来得太容易了,就无所谓了。
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小说的情节这是这样的,主人公,身边都是坏人,遇到的都是困难,主人公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善良,正直,有爱心,有能力,有韧性,最后走上人生巅峰。
现实生活中的我,想吃肉就能吃,想买衣服就能买……又没有身患重病的亲人,也没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更加没有横眉冷对的上司,所以不需要高强度的上进心,尚可心态就好,也就是说,我又给自己找个不努力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