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自己考研的初衷,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罢了。活了二十多年,觉得自己一无所获,被别人轻视,被自己否定、怀疑,曾经的自己也努力过,却仍然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只是不甘心。
十几岁果然年少轻狂,那时候有梦想,向往诗和远方。虽然并不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总渴望远方,向往自由,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没有任何实力,我从老家的初中考入县里的高中,再考入大学。那时候,我以为诗和远方只有学习这一条路,我只管拼命往上爬着。所以,我也以为只有考研,我才能走向远方。然而,这一路走来,一年的经历让我明白,我大错特错了。
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床上反思自己,是考研让我发现了自己内在的灵魂——脆弱又敏感,强大又孤单。好在这一年,我成长了。考研前我以为:我只知道,我一定要读研,因为那是我所有后面规划的第一步。第一步都不行,后面就全废了,所以,我要一直努力到实现它为止。考完后我才明白,读研并不是人生的目的,更不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也不必向谁证明自己,太在意外界的是非评判会迷失自己。我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开始活出真实的自我,我在摸索中开始反问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太在意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太计较得失,往往什么也得不到,我把考研看得太重要了。过去的高考,不正是失败的惨痛教训吗?
在盼望中,成绩终于出来了。不管分数多少,我内心没有多少波澜,因为在此之前,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也期待着最好的结局,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能承受。二十二岁的我,相比于十几岁的我果然长大了不少,谁说考研不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呢!
按照去年报考学校复试分数线,我只高了几分。咨询一些老师,我是有希望的,但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我一定进入复试。在犹豫中,我还是决定试一下,我在意的不是复试过不过,而是如果我有机会进入复试,但却什么都没有准备,那样的我会更后悔吧!但是现在,我还不确定是否能进入复试,进入复试也不确定能否被录取,所以这也存在着风险。考上了固然为好,考不上尽量不去难过,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追求了很多东西之后,我发现最快乐的一种状态就是珍惜并享受当下。正如《圣经》里所言: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二十二岁的我,想要好好活着,想要回归当初的那份宁静与安然。诗和远方在路上,心却始终在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