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风,于是宅在家里读古人画论。读到石涛和王原祁评论古人之语,突然想到,我们看石涛和王原祁是古人,他们看宋元是古人。若干年后,我们这一代岂不也成了古人?
于是就想,那时后人对我们这一代的评论会不会有:“某君,官至翰林主簿,贪银如命,画作之劣,难以评论”。或是:“宋元以降,画风日下,至此时,无人无画”?想到此,惊出了一身冷汗!
其实,海外的评论家早就断言,宋之后,中国画江河日下。他们认为,元尚可,清就不行了,民国更别提。那我们这一代,当如何评说?有一点我可断言,前所未有的低谷,甚至颠覆了中国画的精神。
古人做书画,始乎书画,终于自身。不为拍卖,不为还房贷。他们知道,凡所有相,尽是虚妄,只有见诸相非相,才得见如来。我们这一代是比不了的,先不说多少年前我们连如来都打倒了,就是后来刚知“如来”,又有“银子”比“如来”实用了。可正衣冠,住高楼,拥小妾。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而道痴者,自然见诸心性。”心性“我们是没时间管了,只说“文必工”,很多书者画者就难以达到。
我的微信朋友圈儿里有不少书画者,有自称“画XX之王”者,我统计了一下,他一周发的五十条左右的信息里,错别字不下三十个。如此文采,还说什么道合自然?
前几天和几个藏家朋友小叙,说起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人呢?旁边一个小姑娘说,今人尚钱。众皆不语,满脸哀怆。
曾见过一个自称“北京仿八大第一”的朋友,送了我两幅小品,仿八大的。恕我不恭,我回家后撕了。读懂八大,不只需要眼睛,更需要心灵。那一张尺素上的表现和象征,那看似简单的构图后面,是八大凄婉完整的一生。见性明心者,你先得能见,有见的能力。见都见不到,还说什么明心?明心达不到,你在纸上留下的,只是一个具象而已。
所谓“慕古人”,所谓“金石气”,说穿了,是让你找到人性,找到精神,找到境界。
话再说回来,我们这一代“古人”太难了!被耽误了那么多年,被带着乱跑了那么多年。“翰林学士”证可以花钱买,遍地都是书画院的院长。10万一平尺的比比皆是,60万一平尺的也不脸红,还怕后人评论我们这一代“古人”时没有话题吗?那些嘻笑怒骂,今天都可以想像得到。
得于心者,必发于外。怎样让心有所得,古人已说的太多了,只是我们不做罢了。不做,还想这一代出大师,做梦吧!远的不说,王翚也好,林散之也好,张大千也好,哪个不是遍临古人,成就了自己。反正我这些年都用来嘚瑟了,我们这一代”古人“,再不安心,再不努力,恐将无颜以对后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