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光

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光

作者: 一个人的狂野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09:38 被阅读0次

    好生奇怪,好多年不见的同学,居然可以出现在梦里,而且还是以卖菜的情景出现,这莫非是如同唐太宗李世民做的应梦贤臣的梦境,是要警示自己什么了?

    应梦贤臣虽说是个玩笑话,但是这个同学确实是二十年都不曾见面了。我们是同村的,他比我大一岁,记得还有一个人,小时候我们仨号称是结拜了的,平时总是形影不离。他的父亲是我们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那时老师在学校都有一间休息的地方,所以有时候晚上我还时常陪他住在学校。那时的时间总是快乐而又短暂的,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年。大家都为了生活奔波劳累,便断了彼此的联系,想想也是一种遗憾。

    晚上睡觉刚好可以看见远处楼顶的一处广告牌,它忽明忽暗的,犹如心中的一盏明灯。时常在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似乎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从生到死就是一瞬间的事;而说它深奥则是因为很少有人可以参悟它。它就如同一位得大道的隐者,深藏不漏,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他的意思是说,上等的道善犹如水一般,水的善对万物有利而不争,因而水的善是众人所不能达到的甚至厌恶的,因而人鄙弃道就犹如人不会像水一样利万物。其实这里所说的道如同水一般柔弱,不与世争。但它又可以到达任何想要去的地方,可以根据任意河流改变自己的形状,做人做事也应如此。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生就是这样,你如何生长,其实与你自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诠释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的。

    光茫

    好几天都没有写东西了,每天的工作计划都在提醒自己,有一条计划是要写作,可是每每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甚至有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读书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说是生存技能吧,似乎它又不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是个人兴趣爱好,但这个爱好又有些劳心劳力。毕竟写作不想其他事情,如果你没有大量的输入和深度思考,就没有有质量的输出,泛泛的文字,不要说让别人来阅读,就是自己都不想去看。所以,每每想要写点文字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唯恐自己的思想深度不够,久而久之,以前的每日更新也就变得零零散散了。

    人好像都是这样,都是有惰性思想的。如果可以坐着,就绝对不愿意站着,毕竟坐着,或者躺着会更舒服一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人生的舒适区吧。当我们在一个区域呆得久了,就慢慢地适应了那样的生活,如果再要去换一个环境,或者工作方式,就总是有些不愿意。回想自己以前就是在舒适区待久了,温水煮青蛙,让自己慢慢地变得有些麻木,心中明白时代的发展变化已经呈现出应接不暇的感觉,但自己的改变却总是姗姗来迟。总是想着目前还可以,转型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要考虑清楚了,思考周密了在行动,岂不知所有的机会都在自己的优柔寡断中溜走了。机会从来都是稍纵即逝的,也永远都是为了做好准备的人。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行动的时候,别人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人生的后半场,让自己变得乐观一些,自信一些,心中充满了光茫,只有这样才会有前进的方向。自从读了《道德经》,脑海中时常会想起这样的话,天地不仁,万物以为刍狗,圣人不仁,百姓以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简单地说,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要太在乎自己,也不要看清自己,人的一生就犹如风箱一样,一呼一吸之间,一生也就走完了。所以,在这一生之中,我们两手空空的来,也必定是不带走一丝云彩的走,唯一可以拥有的那便是中间的这个过程,精彩地活着,努力去绽放,为心中的那点光亮去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ss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