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冲突,这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并不喜欢自己或者自己与周围产生怎样的矛盾与冲突。
无论“矛盾与冲突”经由他人带来,还是个体自身激化的,“矛盾与冲突”终会给人不爽。
但是,矛盾与冲突,却是无处不在。人活着,就要与世界打交道。世界则由人组成。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关系。关系之中,便可能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冲突。
哲学中,有句话“存在即合理”。同理,矛盾与冲突的存在,也就有其合理的部分。比如,我们是否从身边及自身的矛盾与冲突里,捕捉看清现状的机会,借以自我成长。
矛盾与冲突的话题,那是人的关系里,无可避免的永恒话题。
小说是现实的一种延伸。小说故事里人物的矛盾与冲突,它是小说故事头等紧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矛盾与冲突的重要不在于事件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真正重要作用是矛盾与冲突可以使人物有选择,有行动,有结局。
结局,或给我们警醒,或给我们启示。结局的意义,希望读者能够了解世界,了解人性,了解自己,从而生活得幸福和美满。
现在,回到作家张爱玲小说《茉莉香片》尾声。
小说前面几个部分,从作家笔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心理描写,我们了解主人公聂传庆的性格以及他心里的“结”,同时包括“结”的来源。
“结”是聂传庆他个体的矛盾与冲突。在本小说中,“结”是聂传庆心里始终驱散不了的执念,或者说他不知道要使用怎样的正确渠道来解开“结”。
聂传庆心里的“结”,那是从父亲一辈传承下来的恨——得不到的爱。
父亲聂介臣娶了冯碧落,但终了都没有得到妻子的爱。
得不到的爱,转化为恨,流进聂传庆的生命。聂传庆变成了他父亲。
张爱玲在《茉莉香片》写道:
他和他父亲聂介臣日常接触的机会比以前更多了。他发现他有好些地方酷肖他父亲,不但是面部轮廓与五官四肢,连步行的姿态与种种小动作都像。他深恶痛疾那存在于他自身内的聂介臣。他有方法可以躲避他父亲,但是他自己是永远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的。
——《茉莉香片》
聂传庆终于成为他所讨厌的那样的人。
小说高潮部分,也就是矛盾与冲突白热化的过程。
谁能够激化这场矛盾与冲突?
言子夜,一个被聂传庆投以畸形的倾慕的对象。
一次课堂上,言子夜要考一考学生,然后叫起聂传庆回答问题。
聂传庆不仅没回答出来,而且他的言行惹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言子夜道:“聂传庆,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从上学期起,你就失魂落魄的。我在讲台上说的话,有一句进你的脑子去没有?你记过一句笔记没有?——你若是不爱念书,谁也不逼着你念,趁早别来了,白耽搁了你的同班生的时候,也耽搁了我的时候!”
聂传庆听着言子夜的话,口气与他父亲聂介臣一般。忍不住哭起来。
言子夜最讨厌别人哭,他认为哭是一种弱者的要挟行为,便厉声喝道。
最后,言子夜说:“你要哭,到外面哭去!我不能让你搅扰了别人。我们还要上课呢!”
小说描写课堂上老师批评学生场景,我们每个人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以前对于老师批评背后,潜藏的期待,其实并不能够完全理解。然而,长大后,也许认知和感受都有所变化。所以,更多不是沉浸在批评里,更多的是去体会老师想让自己变好的期待。
正如,言丹朱对聂传庆说:“他(言教授)对你特别的严,因为你是上海来的,国文程度香港的学生高。他常常夸你来着,说你就是有点懒。“
但是,无论言丹朱怎么说,聂传庆活在自己的执念里,听不进任何话语。
他不要报复,只要一点爱——尤其是言家的人的爱。既然言家和他没有血统关系,那么,就是婚姻关系也行。无论如何,他要和言家有一点连系。——《茉莉香片》
山顶上,聂传庆问言丹朱是不是有一点儿喜欢他。
言丹朱说:“我不喜欢你,怎么愿意和你做朋友呢?”
聂传庆说不,他要的是父亲和母亲。他说道:“丹朱,如果你同别人相爱着,对于他,你不过是一个爱人。可是对于我,你不单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具新的环境,新的天地。你是过去与未来。你是神。”
言丹朱拒绝。求爱不成,恨意升温。
直到最后,聂传庆说出:“告诉你,我要你死!有了你,就没有我。有了我,就没有你,懂不懂?“
两人滚下石阶。聂传庆狠狠踢了言丹朱几脚后,独自一个人跑回家。
小说结尾是开放式的:“丹朱没有死。隔两天开学了,他(聂传庆)还得在学校里见到她。他跑不了。”
决定聂传庆的悲剧,不是矛盾与冲突的存在,而是他性格的局限。这也应了那一句“性格决定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