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是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

父母是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

作者: 萍平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15:00 被阅读0次

首发原创

昨天我和爱人在妹妹家吃好晚饭坐公交车返回途中,接到外地工作的儿子打来的电话,说过节逛了好久商场正准备回去,知道我们从小姨家回来还在路上,匆匆几句就挂了电话。

回到家我对爱人说平安夜儿子还打个电话回来,我的话音刚落爱人说“我也给妈妈打个电话”。

爱人拿起手机拨通了婆婆的电话“妈妈,今天是平安夜,祝你老人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开心快乐幸福!上次回来你讲到软底防滑鞋子,你儿媳妇前几天已经在一个品牌店看好几款,鞋子底底都蛮软,你穿好多码的?我们在看好的几款中再比较一下就买”。

公婆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爱人是老大,1981年中专毕业分配到比邻特区(县级)我的家乡工作,二老一直与小叔子生活在一起。几年前公公去世后,我们想把婆婆接来跟我们同住,老人家舍不得离开满是回忆的家,只有几岁的小孙子以及其他几个儿女,一直和小叔子住在一起。两周前爱人在他家乡出差,工作之余回家去看望婆婆,听婆婆提及软底防滑的鞋子好穿,出差回来后他把这事告诉我了。那天去市中心办事,办完事我特意逛了比较有名的品牌鞋店,请店员介绍几款适合老年人的软底防滑保暖舒适的皮鞋。还真有几款鞋,底子软得可以随意弯折,鞋面是软面真皮,其中一款是素净淡雅绣面,另外两款外侧有简单的银色金属装饰,几款鞋子里面都有厚厚的柔软绒毛,鞋头稍宽穿上宽松不累脚。

等着婆婆在电话那头把鞋码告诉爱人,他们娘俩聊了好一会没个结果,我提醒爱人问几个妹妹,他说她们和妈妈在一起。我明白了老人是怕给我们添麻烦,有意不说。她老人家平时都不会要我们买什么,只是说和哪个聊天听说哪样东西怎么好。就连她的生日都不告诉我们,也不许弟弟妹妹们说,总是替我们着想,怕我们花钱,心痛我们坐车辛苦。有一年元旦后不久,爱人的表哥接儿媳妇,我和爱人回去贺喜。喜宴安排在中午,吃好饭爱人告诉婆婆第二天一早单位开会准备回家了,站在一旁的小姑子听到后说“妈妈生日,你们都不留下来?”。第一次听说婆婆生日,我赶紧对爱人说“好不容易可以陪妈妈过生日,我们晚一点回去也没问题,坐车才一个小时,晚上还有回去的高铁”,于是我们陪婆婆过了生日才回家。

第二年年底,我想起陪婆婆过的生日,粗略算了下,觉得又快到婆婆生日的时候了,她肯定又不会告诉我们,也不许弟弟妹妹们说。老人家喜欢按农历过生日,我便仔细回忆到表哥家吃酒的情形,因为是元旦后不久,记得是哪天,我按公历日期在网上查那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总算知道婆婆的生日了,我们连着几年都回去给婆婆祝寿。后面有一年婆婆快生日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我们打电话给小叔子说准备回去,小叔子告诉婆婆后,被婆婆骂了一通说不是那天,不许我们回去。

有次过节一家人团圆的时候,二姑子告诉我婆婆爱显摆,只要从我们这里回去,遇到熟人就说她到大儿子家住来。她不是不许我们回去,只是担心我们上班忙,怕影响我们工作,又心痛我们舟车劳顿。我曾看到过婆婆年轻时候的照片,俏丽的脸庞,高挺的鼻子,娇小的嘴,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编成两条粗粗的长辫垂在身后。八十多岁的婆婆是卫校毕业的,在那个年代是妥妥的知识分子,毕业后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人民医院当护士,文革时期因家庭成分不好,被遣送回一百多公里外另一个地区的小县(现在居住地),成为家庭妇女。直到我爱人工作以后她听同学说,像她这种情况的人,有些已经落实政策恢复工作了,婆婆因此也开始了漫长艰辛的寻求恢复工作之路。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重新回到护士岗位。她深知工作不易,总是不愿打扰我们。

逢年过节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和爱人就陪她说说话,聊一些她老人家引以为荣的事。一次儿子、侄子都在的时候,爱人就对婆婆说“妈妈以前你恢复工作吃了不少苦吧?”婆婆说“那是,恢复工作还要考试,我都十多年没上班,只好白天黑夜的看书学习,怕考不起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又弄丢了。记得考了青霉素的配制注射,我慢慢想往年上班的操作步骤,还考起了,有几个年轻人都没过关。才恢复工作没得人员,总是做些累活,被安排到肝炎病房,传染科个个都怕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插话“听到没,你们要像奶奶学习,肝炎病传染性强,奶奶能够严格按照传染病护理操作规程工作,在护理好病人的同时又很好的保护了自己”。听后孩子们打心眼里敬佩他们的奶奶,婆婆也自豪地说“那是点都不能大意的”。

想给婆婆买双中意的鞋子都不容易,思来想去,我记起婆婆以前来我家的时候说我脚秀气,比她的脚还小点,我就问她鞋几码,她说35码。后来她的脚拇指关节可能是因为痛风比原来大了些,估计鞋子要稍微大一点的。今年夏天婆婆脚痛,爱人把她接来到市医院医治,回去的时候把一双布鞋放在这里,说哪回来的时候可以穿。总算有办法了,我就对爱人说不用问了。

这个周末又到婆婆生日的时候,我提醒爱人别提前和她说,我们回去就是。中午他打电话和小叔子说了我们要回去,特意叮嘱别告诉妈妈,还说了婆婆提的软底鞋,告诉他我们可以比着她的布鞋买。小叔子听后说我们看的那个品牌那里也有,建议回去的时候带她老人家逛街,她看中了再买,免得买了如果不合脚,来会退换不方便。我和爱人想了一下,是个好主意。

父母处处为我们着想,说话做事考虑这样顾虑那样,宁愿委屈自己也不给我们添麻烦,他们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

        写于2023年12月25日,26日修改定稿

相关文章

  • 我喜欢江湖大侠

    史渊洁,想说的太多。 细细品读他,像一本厚厚的书,武侠书,他身上有种江湖的味道,小江湖,还是大江湖...

  • 好女人

    美文品读: 好女人是一本书。闻着,有花清香;听着,有诗韵味;看着,有舞旋律;读着,每天总有新感觉,需要细细品读。好...

  • 关于读书的零星记忆

    记忆中,父亲没有其他爱好,农闲的时候,最喜欢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细细品读(尽管那书已被翻...

  • 教师节快乐

    老师 是一本书 需要 细细品读 老师 是一杯茶 需要 慢慢品味 老师 是一首歌 需要 轻轻演唱 老师 是一幅画 需...

  • 父母这本书

    总有人说,孩子就像一本书,需要父母耐心去品读,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其实父母也像一本书,只不过里面写满的,是幸福的...

  • 2017阅读清单《李鸿章传》

    这是一本从冬读到春的书,也是一本需要细细品读,深入思考的书。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本书的史料庞杂,而是因为这是一本“...

  • 细细品读

    节前最后一个周末被约携娃看展听讲解《金石书香沁后人——周叔弢捐献文物与古籍特展》。这个展我11月份篆刻收尾前凑巧看...

  • 青春,就该活出样

    青春,是一本太匆忙的书,如果你没细细品读,便不知道它的弥足珍贵。青春,是一杯浓郁的茶,它需要用开水浇灌,其叶才会渐...

  • H59/100 王茹:《我们仨》值得学习的家庭角色

    《我们仨》是一本非常温暖的书,也是一本经典的家庭教育图书。值得细细品读。 杨绛先生曾经不无自豪地说:“我一生的杰作...

  • 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方式

    说起来有点惭愧,放下了许久的书,今天才细细品读。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是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w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