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看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如果你没有看过,我强烈建议你去看一下,这实在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电影,它是一部黑白动画片,它是一部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给成年人看的电影,电影在公映后立即横扫多项大奖,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金棕榈奖,金球奖等奖项。
这是我个人最爱看的一部电影,每当有人让我推荐电影时,我总是毫不犹豫的首推《我在伊朗长大》,因为喜爱我反复观看这部电影好多遍,里面大量的台词对白我都可以熟练的背下来。一直以来,反复观看都是我爱一部电影的表达方式,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爱的方式太过肤浅,背下来台词不算什么,真正深入思考过这部电影,分析电影里面的人物心理,才算真正对得起这部佳作。
再次回看《我在伊朗长大》,我对主人公玛赞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玛赞生在伊朗,在那里女人上街都要带面纱,玛赞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思想比较西化,抚养玛赞的方式一直非常民主和自由,可是毕竟身在伊朗那样一个国度,战争阴云笼罩,宗教保守,在玛赞十岁时,玛赞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在束缚中长大,做了一个影响玛赞一生的重大决定,把她送到法国求学。
从此,玛赞的开始了命途多舛的人生旅程。虽然家庭教育比较开放,可是玛赞实际上并未拥有多大的自由,在学校每日都要带着面纱。耳旁无数次的念念,都不如一次身临其境的实践。来到了法国的玛赞犹如脱缰的野马,紧紧束缚在身上的绳索突然间崩开,玛赞的生活就这样失控了。
当她看到男友的床上睡着另外一个女人时,彻底崩溃,她在街头坐了三天三夜,开始流浪,在垃圾箱翻找食物,露宿街头被地痞侵犯,在她快要彻底放弃自己时,她想到了回家。
回到伊朗,一切物是人非,儿时最好的朋友战争中变成残疾,和旧时朋友格格不入,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走在了生死的边缘。
最终,她实现了自我拯救,披上面纱,重返校园,经历了结婚,离异,她最终再次踏上了法国的土地。
不得不说,玛赞在法国的遭遇令人痛心,给玛赞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我认为,玛赞的父母把十岁的玛赞送出国外对玛赞来说是不公平的。小小的玛赞需要父母的陪伴来应对异国文化的冲击,而玛赞的父母不愿付出这样的代价。电影中有一幕是玛赞妈妈感到恐惧,提出要全家出走,玛赞爸爸立刻反对说,你想去当保姆,让我去做出租车司机吗?可见,玛赞父母在伊朗优越的经济地位全部仰仗伊朗这个国家,离开伊朗,他们并无一技之长赖以生存,他们无法离开,他们必须留在伊朗,在金钱上支持女儿流落在异国他乡。这一点是可悲的,也是无奈的。
玛赞来到了以自由浪漫著称的法国,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束缚在身上的绳索突然间全部崩开,个人瞬间感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另一种反弹式的冲击,这种冲击会让一个人瞬间瘫软在地。只有一层一层慢慢解下绳索,渐渐卸去束缚,才能体会到自由。玛赞的释放来的太快太猛烈,那不叫自由,一个人在一定的自律下才会这么体会到真正的自由,无节制地去释放自己的本性,只会得到难以下咽的苦果。而玛赞在患抑郁症后的自我拯救,自己主动选择穿上黑纱去大学学习,就是自律下的自由,即使选择结婚又离婚,玛赞都可以淡定的安慰妈妈说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时的玛赞才有了真正的心灵上的自由。
电影的最后,玛赞再一次离开了伊朗,来到了法国,这一次她是主动选择的离开,电影画面变回了彩色,这一次,她不会再回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