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我一直对民族文化感兴趣,尤其是对西藏心向往之。
虽然一直没机会去西藏,但我在成都发现了一个堪比西藏八廓街的地方,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小西藏”。
骑着单车一闪而过的僧人成都的“八廓街”
从武侯区的洗面桥横街一直到武侯祠横街,随处可见藏汉双语的商铺名字。
身着藏袍、红色僧衣的藏族同胞满街都是,西安有“回民街”,成都的这条街也可以算是一条“藏民街”了。
藏民街西南民族大学西门就在武侯祠横街上,附近是西藏驻成都办事处,不远处还有藏医院。这些机构,或多或少成为了藏族同胞在这里小范围聚居的原因。
西藏驻成都办事处的门口许多家境比较富裕的藏民已经搬到成都长期居住,而每年冬季11月-次年2月期间,也会有大量藏民下山来成都度过漫长的寒冬,也有许多人从藏区来这里看病、求学、采买物资。
在成都生活的藏族同胞他们大都集中生活在这个片区,衣食住行也都聚集在这条街上。
藏民街上这里有藏族同胞开的餐馆、茶庄,阿热藏餐、阿妈的厨房、妙音藏餐等等。除了有纯正的藏餐风味,因为跟印度相近,他们也很喜欢吃印度餐,所以这里也开了不少印度餐厅。
茶庄服装店也有很多。“特瓦阁音乐茶餐屋”的楼下有一家藏族时装店,跟其他售卖传统藏族服饰的店铺不同,她们做的是藏族时装,有自己的设计师,在时尚的衣物上添加了她们的民族元素。
时装店里陈列的手包但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藏族服饰店。藏装花样繁多,肥腰、长袖、右衽是藏装的典型结构,面料多以绸缎、毛料为主。
传统的藏族服饰店男子着宽肥长袍,女子着无袖长袍,已婚妇女多在腰间系五彩“邦典”(形似彩虹的围裙)。
身着藏袍的藏族妇女还有专门销售男女及各地区僧装的专卖店,许多中外各地的佛教徒都在这里购买僧装。
僧装店不过最多的还是宗教用品专卖店。许多店铺售卖的佛像、器皿、祭祀用品大多是从尼泊尔进口的手工艺品,而这里也是整个西南地区佛教用品的采购地。
来自尼泊尔的手工艺品甚至还发展起了“代购”,长期在外的僧人、藏民为远在藏区的朋友代买物品,寄回藏区。
走在街上的僧人还有佛珠、首饰也是很受欢迎。蜜蜡、琥珀、绿松石、珊瑚…各种类型、材质的饰品一应俱全。
这些饰品除了能够佩戴、装饰、收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灵性修行之功效。自古以来,就深受藏家的钟爱。
珠宝首饰店而销售藏家文化瑰宝“唐卡”的店铺也数不胜数,不过街上大部分卖的都是印刷制品,只有一两家是靠画工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唐卡店在武侯祠横街尽头的藏艺商城二楼上,一个学了十几年唐卡画艺的藏族大叔,到现在已经画了三十几年。
而绘就一幅唐卡花费的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四年,其匠心精神令我敬佩。
坚持画唐卡三十多年的藏族大叔即使这里卖同样东西的店铺隔几米就有好多家,流动性却并不大。因为这里相对其他地方价格更便宜,而且售卖的这些东西需求量很大。
刷抖音,也打坐念经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藏族同胞,这里会是很好的选择。
一个曾在西藏做了五六年蜜蜡生意,后来觉得气候不适合长期居住就到成都来做生意的店铺老板告诉我“你想了解藏民,一定要去西藏生活。”
而另一家销售手工地毯的大叔却告诉我“外地人千万不要去藏区,藏区真的太冷了。”对比两个老板的不同建议,会觉得很有意思。
大叔家的地毯在藏艺商场二楼,我见到了刚来这里九个月的卓玛,她在小商店里卖藏族首饰。每次走到门前,她都会对着我们微笑,还分享给我们一首好听的藏语歌曲。
美丽的卓玛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到下午4、5点以后,许多藏族车主坐在西藏驻成都办事处门口揽客。这是他们的另一门生计,回藏区的藏民或是去旅游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坐车去色达、亚青、拉萨等地。
路边揽客的司机们下午六点钟,洗面桥横街上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拉着行李箱、推着小车的人,而这里即将会有一场热闹的集会。
夜市这是市区里少有的夜市,藏族、汉族、苗族的商人都在这里摆摊,不论是宗教用品还是生活用品都一应俱全。
在摆摊的摊主出现在这条街上的藏族同胞,不论他们已经变成了多么城市化的人,依然都还保持着能展现他本民族的一面。
搭电动车的觉姆(女性僧侣)即使在面部上已经分不清楚是哪个民族,但头饰、背包、鞋子、身上挂的佛珠,或多或少都带着他们的图腾,让你一看到他身上的装饰就知道,这是藏族同胞。
藏族同胞们同样也有许多的藏族同胞,坐在店铺的门口,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拿着苹果手机,刷着抖音,看着《延禧攻略》,打着王者荣耀。但也依然会打坐念经,拿着小小的转经筒转经。
拿着佛珠的藏族男子但他们不论怎么学习汉文化,接纳外界的新鲜事物,还是会坚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是在藏区还是在哪里,都依然在虔诚地信仰着他们的宗教。
藏民街上这几条街就是藏族同胞生活的一个缩影。迎面走来对我微笑的红衣僧人、给我介绍各种佛器的藏族男子,都让我对这个民族好感倍增。
如果你暂时去不了西藏、色达,建议你来这儿感受一下“迷你的拉萨”。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