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主要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美学家,虽然他以一本薄薄一百多条的人间词话著称。
主要是史学家,一生的最后十五年进行研究。
常提到的是境界,出自佛家语,现在这个词却觉得很low。类似于克尔凯格尔跳跃理论。这种诗论,现在有不少诗人也写过。好的不多,写的过奥登的更少。不成体系,缺乏思考的张力,给人一种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感觉。
还有一个可爱可信的比较。美不是真的时代了。济慈
对审美的信仰虽然到不了颜值即正义。但对书写的信仰。
王对西方哲学史并没有精深的研究。原著读的少,主要是康德和叔本华。而对于康德的《纯粹理想批判》,1903年,26岁的王国维初读,“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继而读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而“大好之”。实际上,不经过康德而读的叔本华,就像弯道超车一样,都是粗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