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虽云亡,公书则存

公虽云亡,公书则存

作者: 大耳朵涂涂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23:05 被阅读0次

王国维主要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美学家,虽然他以一本薄薄一百多条的人间词话著称。

主要是史学家,一生的最后十五年进行研究。

常提到的是境界,出自佛家语,现在这个词却觉得很low。类似于克尔凯格尔跳跃理论。这种诗论,现在有不少诗人也写过。好的不多,写的过奥登的更少。不成体系,缺乏思考的张力,给人一种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感觉。

还有一个可爱可信的比较。美不是真的时代了。济慈

对审美的信仰虽然到不了颜值即正义。但对书写的信仰。

王对西方哲学史并没有精深的研究。原著读的少,主要是康德和叔本华。而对于康德的《纯粹理想批判》,1903年,26岁的王国维初读,“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继而读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而“大好之”。实际上,不经过康德而读的叔本华,就像弯道超车一样,都是粗浅的。

相关文章

  • 公虽云亡,公书则存

    王国维主要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美学家,虽然他以一本薄薄一百多条的人间词话著称。 主要是史学家,一生的最后十五年进行研究...

  • 中庸-42

    原文: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概要: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

  • 2019-12-06

    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鲁哀公问政...

  • 2018-05-13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81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

  • 《罗马史》与《战国策》札记(七)

    公仲为韩、魏易地,公叔争之而不听,且亡。史惕谓公叔曰:“公亡,则易必可成矣。公无辞以后反,且示天下轻公,公不若顺之...

  • 晨读《中庸》第20章(一)

    (一) 哀公问政。 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②“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 #华与华书房#《中庸》【26】人存政举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 方,是木板。策,就是简,竹简。古代没...

  • 人道

    《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 读书笔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今日继续研读《中庸》。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

  • 《中庸》耘心解之十四:为政在人更在仁

    《中庸》原文-第二十章(其一)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虽云亡,公书则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yexctx.html